论行政代履行
摘要 | 第1-8页 |
绪论 | 第8-11页 |
一、写作背景 | 第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一) 国内研究概况 | 第8-9页 |
(二) 国外研究概况 | 第9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 理论价值 | 第9-10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代履行制度的基本问题 | 第11-20页 |
一、代履行的概念辨析 | 第11-14页 |
(一) 代履行的概念 | 第11-12页 |
(二) 代履行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12-14页 |
二、实施代履行的条件 | 第14-16页 |
(一) 义务人负有可替代性的义务 | 第14-15页 |
(二) 义务人在法定期限内不履行 | 第15-16页 |
三、代履行中的法律关系 | 第16-20页 |
(一) 行政机关与义务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16-17页 |
(二) 行政机关与第三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17-18页 |
(三) 第三人与义务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18-20页 |
第二部分 代履行的立法现状与理论分析 | 第20-34页 |
一、代履行的立法现状 | 第20-23页 |
二、理论分析与探讨 | 第23-34页 |
(一) 行政机关能否自为代履行 | 第23-27页 |
(二) 义务人主观意愿的探讨 | 第27-29页 |
(三) 第三人违法或者不适当履行 | 第29-30页 |
(四) 代履行费用的征收 | 第30-34页 |
第三部分 我国代履行制度的构建 | 第34-47页 |
一、行政机关的职能定位 | 第34-36页 |
(一) 明确行政机关的职责 | 第34页 |
(二) 行政机关一定程度实力的行使 | 第34-36页 |
二、对第三人的选择与监督 | 第36-39页 |
(一) 对第三人的选择 | 第36-38页 |
(二) 对第三人的监督 | 第38-39页 |
三、代履行的程序设计 | 第39-42页 |
(一) 告诫 | 第39-40页 |
(二) 实施代履行 | 第40页 |
(三) 征收代履行费用 | 第40-42页 |
四、代履行救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 第42-47页 |
(一) 行政复议 | 第43页 |
(二) 行政诉讼 | 第43-46页 |
(三) 国家赔偿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