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论文背景 | 第10-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现状与发展前景 | 第13-15页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3页 |
1.3.2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任务 | 第15-19页 |
2 立体车库的系统构成和设计 | 第19-41页 |
2.1 立体停车库的系统结构与力学特点 | 第19-20页 |
2.1.1 立体停车库的系统结构 | 第19页 |
2.1.2 立体停车库的力学特点 | 第19-20页 |
2.2 设计参数的确定 | 第20-24页 |
2.2.1 变形限值的相关规定 | 第20-21页 |
2.2.2 钢梁的设计 | 第21-22页 |
2.2.3 钢柱的设计 | 第22-24页 |
2.3 本课题所涉及的方法原理 | 第24-35页 |
2.3.1 关于二阶效应原理 | 第24-26页 |
2.3.2 模态分析概述 | 第26-29页 |
2.3.3 反应谱分析方法概述 | 第29页 |
2.3.4 PUSH-OVER分析方法概述 | 第29-35页 |
2.4 荷载类型与特点 | 第35-36页 |
2.4.1 荷载类型 | 第35页 |
2.4.2 荷载特点 | 第35-36页 |
2.5 立体车库的荷载计算与荷载组合 | 第36-41页 |
2.5.1 平面的布置要求 | 第36-39页 |
2.5.2 荷载计算 | 第39页 |
2.5.3 车库荷载的传递方式 | 第39页 |
2.5.4 荷载效应组合的特点 | 第39-40页 |
2.5.5 车库层高的确定 | 第40页 |
2.5.6 车库荷载 | 第40-41页 |
3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41-46页 |
3.1 单库立体停车库模型 | 第41-42页 |
3.2 双库立体停车库模型 | 第42-43页 |
3.3 单库含支撑立体停车库模型 | 第43-44页 |
3.4 工况简介 | 第44-46页 |
4 升降横移式立体停车库静力分析 | 第46-56页 |
4.1 单库立体停车库框架结构静力分析 | 第46-48页 |
4.1.1 位移分析 | 第46-48页 |
4.1.2 应力分析 | 第48页 |
4.2 层数为9至 11层的单库立体停车库框架结构静力分析 | 第48-50页 |
4.2.1 位移分析 | 第48-50页 |
4.2.2 应力分析 | 第50页 |
4.3 双库立体停车库框架结构静力分析 | 第50-52页 |
4.3.1 位移分析 | 第50-52页 |
4.3.2 应力分析 | 第52页 |
4.4 单库带支撑的立体车库框架结构静力分析 | 第52-56页 |
4.4.1 位移分析 | 第52-54页 |
4.4.2 应力分析 | 第54-56页 |
5 地震作用下的模态分析 | 第56-69页 |
5.1 工况简介 | 第56页 |
5.2 单库立体停车库的模态分析 | 第56-60页 |
5.2.1 自振周期的计算 | 第56-57页 |
5.2.2 振型与层间位移的计算 | 第57-60页 |
5.3 双库立体停车库的模态分析 | 第60-63页 |
5.3.1 自振周期的计算 | 第60页 |
5.3.2 振型与层间位移的计算 | 第60-63页 |
5.4 带支撑的单库立体停车库的模态分析 | 第63-68页 |
5.4.1 自振周期的计算 | 第63-64页 |
5.4.2 振型与层间位移的计算 | 第64-68页 |
5.5 应力对比分析 | 第68-69页 |
6 立体停车库基于PUSH-OVER法分析 | 第69-84页 |
6.1 单库立体停车库框架结构基于PUSH-OVER法的分析 | 第69-73页 |
6.2 双库立体停车库框架结构基于PUSH-OVER法的分析 | 第73-79页 |
6.3 带支撑的单库立体停车库框架结构基于PUSH-OVER法的分析 | 第79-84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7.1 本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 第84-85页 |
7.2 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