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骨碎补的本草考证及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第12-25页 |
第一节 骨碎补的本草考证 | 第12页 |
第二节 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 黄酮类化合物 | 第13-14页 |
2. 萜类化合物 | 第14页 |
3. 挥发油类化合物 | 第14-15页 |
4. 苯丙素类化合物 | 第15页 |
5. 其他类化合物 | 第15页 |
第三节 骨碎补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1. 补肝肾强筋骨作用 | 第15-18页 |
2. 对牙齿生长的作用 | 第18-19页 |
3. 抗炎抗氧化作用 | 第19页 |
4. 降血脂作用 | 第19-20页 |
5. 对耳毒性作用的影响 | 第20页 |
6. 毒理研究 | 第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5页 |
第二章 槲蕨的野生及市场资源调查 | 第25-34页 |
1 调查方法和内容 | 第25页 |
·调查方法 | 第25页 |
·调查内容 | 第25页 |
2 调查结果 | 第25-31页 |
·槲蕨的生态习性 | 第25-27页 |
·资源分布 | 第27-28页 |
·混淆品情况 | 第28-29页 |
·产量情况 | 第29-30页 |
·市场销售现状 | 第30-31页 |
3 结论 | 第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第三章 槲蕨化学成分的研究 | 第34-41页 |
第一节 研究结果 | 第34-36页 |
第二节 试验部分 | 第36-38页 |
1. 样品来源及鉴定 | 第36页 |
2. 仪器和试剂 | 第36-37页 |
3. 提取分离 | 第37-38页 |
第三节 理化数据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槲蕨根茎中四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 | 第41-55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41-42页 |
·试验材料 | 第41页 |
·仪器、试剂与对照品 | 第41-42页 |
2. 试验方法与结果 | 第42-53页 |
·分析条件的研究 | 第42-45页 |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考察 | 第45-49页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49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49页 |
·HPLC分析条件 | 第49页 |
·方法学考察 | 第49-53页 |
·样品的测定 | 第53页 |
3. 结论 | 第53-55页 |
第五章 槲蕨根茎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 第55-66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55-56页 |
·试验材料 | 第55页 |
·仪器、试剂与对照品 | 第55-56页 |
2. 试验方法与结果 | 第56-64页 |
·指纹图谱研究方法的确定 | 第56页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56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56页 |
·HPLC色谱条件 | 第56-57页 |
·指纹色谱全图 | 第57页 |
·指纹图谱共有峰的标定 | 第57-58页 |
·方法学考证 | 第58-62页 |
·不同产地槲蕨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62-64页 |
·十批样品的相似度评价结果 | 第64页 |
3.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9-70页 |
附录 | 第70-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