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空气取样系统的研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课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1.2 空气取样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3-16页 |
1.2.1 空气取样系统发展现状 | 第13-16页 |
1.2.2 主流市场空气取样系统的不足 | 第16页 |
1.3 智能PID控制的发展概况和参数整定 | 第16-18页 |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页 |
1.5 章节安排 | 第18-20页 |
第二章 便携式空气取样系统总体设计 | 第20-28页 |
2.1 系统概述 | 第20-24页 |
2.1.1 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20-21页 |
2.1.2 系统的组成 | 第21-24页 |
2.1.3 系统研制目标 | 第24页 |
2.2 硬件平台总体设计 | 第24-25页 |
2.2.1 硬件组成框图 | 第24页 |
2.2.2 硬件功能模块 | 第24-25页 |
2.3 软件总体设计 | 第25-27页 |
2.3.1 软件功能模块 | 第25-26页 |
2.3.2 软件数据流图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便携式空气取样系统硬件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28-39页 |
3.1 MCU核心电路的设计 | 第28-32页 |
3.1.0 电源转换电路的设计 | 第29-30页 |
3.1.1 晶振电路的设计 | 第30-31页 |
3.1.2 复位电路的设计 | 第31页 |
3.1.3 JTAG下载电路的设计 | 第31-32页 |
3.2 系统外围电路的设计 | 第32-36页 |
3.2.1 流量信号采集电路 | 第32页 |
3.2.2 数据存储电路 | 第32-33页 |
3.2.3 环境采样电路 | 第33-34页 |
3.2.4 风机控制电路 | 第34页 |
3.2.5 人机交互电路 | 第34-35页 |
3.2.6 屏幕显示电路 | 第35-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9页 |
第四章 便携式空气取样系统软件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39-59页 |
4.1 系统自检模块程序设计 | 第40页 |
4.2 参数配置模块程序设计 | 第40-41页 |
4.3 环境信息采集模块程序设计 | 第41-42页 |
4.4 数据处理模块程序设计 | 第42-44页 |
4.4.1 EPPROM的总线程序 | 第43-44页 |
4.4.2 EPPROM的保存及查询程序 | 第44页 |
4.4.3 显示屏显示程序 | 第44页 |
4.5 DI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 第44-45页 |
4.6 流量信息采集程序设计 | 第45-46页 |
4.6.1 累积流量的采集程序 | 第45页 |
4.6.2 瞬时流量率的采集程序 | 第45-46页 |
4.6.3 瞬时流量率的平滑处理程序 | 第46页 |
4.7 风机控制程序设计 | 第46-58页 |
4.7.1 模糊PID控制概述 | 第47-48页 |
4.7.2 本文的模糊PID控制算法实现 | 第48-58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实验 | 第59-69页 |
5.1 空气取样系统实验平台搭建 | 第59页 |
5.2 研制目标功能鉴定 | 第59-63页 |
5.2.1 环境信息提示功能检验 | 第60页 |
5.2.2 流量率可调功能检验 | 第60页 |
5.2.3 预先设置取样体积/时间功能检验 | 第60-61页 |
5.2.4 取样时取样信息显示功能检验 | 第61页 |
5.2.5 断电记忆功能检验 | 第61页 |
5.2.6 采样任务暂停功能检验 | 第61页 |
5.2.7 历史任务查询功能检验 | 第61页 |
5.2.8 重量与体积检验 | 第61-62页 |
5.2.9 时间误差检验 | 第62页 |
5.2.10 电源拉偏检验 | 第62-63页 |
5.2.11 系统噪音检验 | 第63页 |
5.3 控制算法系统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63-66页 |
5.3.1 实验步骤及记录 | 第63-66页 |
5.3.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6页 |
5.4 与目前国内主流产品的功能对比分析 | 第66-6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9页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成果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