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凌河流域地下水环境质量与演化趋势研究
第1章 引言 | 第8-10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2 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0-18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第10-12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12-18页 |
第3章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 第18-44页 |
3.1 地表水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 | 第18-20页 |
3.2 地下水水质概况及评价点的选取 | 第20-22页 |
3.3 地下水环境质量因子分析 | 第22-25页 |
3.4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 第25-31页 |
3.5 评价结果及综合分析 | 第31-44页 |
第4章 地下水环境质量预测 | 第44-48页 |
4.1 灰色模型基本概念及应用 | 第44-45页 |
4.2 GM(1,1)模型 | 第45-47页 |
4.3 朝阳市区水环境质量预测 | 第47-48页 |
第5章 社会经济与地下水质量预测 | 第48-53页 |
5.1 社会经济与地下水质量间关系 | 第48-49页 |
5.2 流域内废水排放量的预测 | 第49-50页 |
5.3 不同排放量下的质量预测 | 第50页 |
5.4 防治对策 | 第50-5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中文摘要 | 第57-58页 |
Abstract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