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 相关基础理论 | 第13-17页 |
1.4.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3-14页 |
1.4.2 绩效理论 | 第14-17页 |
第2章 卫生行业管理体制及其改革 | 第17-24页 |
2.1 卫生行业管理体制的特点 | 第17-18页 |
2.1.1 卫生行业具有外部性的特点 | 第17页 |
2.1.2 卫生行业具有信息不对称的特点 | 第17-18页 |
2.2 政府对卫生行业管理 | 第18-19页 |
2.2.1 政府对卫生行业的进入管理 | 第18页 |
2.2.2 政府对卫生服务费用的管理 | 第18-19页 |
2.2.3 政府对卫生行业服务质量的管理 | 第19页 |
2.3 政府在医疗改革中的责任及职能定位 | 第19-22页 |
2.3.1 医疗体制改革中政府的责任 | 第19-20页 |
2.3.2 医疗体制改革中政府职能定位 | 第20-22页 |
2.4 新医疗体制改革出台的背景及初步成效 | 第22-24页 |
2.4.1 新医疗体制改革出台的背景 | 第22-23页 |
2.4.2 新医疗体制改革的初步成效 | 第23-24页 |
第3章 长沙市卫生行业改革后的格局 | 第24-31页 |
3.1 长沙市卫生行业的基本格局 | 第24-26页 |
3.1.1 长沙市卫生行业机构的数量 | 第24页 |
3.1.2 长沙卫生行业机构的医疗技术人员数量 | 第24-25页 |
3.1.3 长沙卫生行业机构的床位数量 | 第25页 |
3.1.4 长沙卫生行业机构的固定资产投入情况 | 第25-26页 |
3.1.5 长沙卫生行业机构的收入情况 | 第26页 |
3.2 长沙卫生行业的竞争格局 | 第26-31页 |
3.2.1 长沙卫生行业服务类型的竞争 | 第27-28页 |
3.2.2 长沙卫生行业服务质量的竞争 | 第28-29页 |
3.2.3 长沙卫生行业医疗费用的竞争 | 第29-31页 |
第4章 新医改对长沙卫生行业绩效的影响 | 第31-37页 |
4.1 新医改对长沙卫生行业总体发展水平的影响 | 第31-33页 |
4.1.1 新医改提高了卫生行业总体供给能力 | 第31-32页 |
4.1.2 卫生服务效率逐步提升 | 第32-33页 |
4.2 新医改对长沙卫生服务费用的影响 | 第33-35页 |
4.2.1 新医改对长沙卫生服务费用的上涨起到一定控制作用 | 第33-34页 |
4.2.2 新医改背景下长沙卫生行业总费用仍快速增长 | 第34-35页 |
4.3 新医改对卫生行业质量的影响 | 第35-37页 |
4.3.1 新医改有利于提升卫生行业服务质量水平 | 第35-36页 |
4.3.2 新医改医疗机构营利性的动机降低了卫生行业服务质量 | 第36-37页 |
第5章 优化长沙卫生行业绩效的对策建议 | 第37-44页 |
5.1 政府要加强对卫生行业的干预力度 | 第37-38页 |
5.1.1 适当干预 | 第38页 |
5.1.2 合理控制 | 第38页 |
5.1.3 完善体系 | 第38页 |
5.2 政府要加强对卫生行业的监管力度 | 第38-42页 |
5.2.1 政府在医院监管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宏观指导原则 | 第38-40页 |
5.2.2 政府在医院监管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 第40-42页 |
5.3 政府要对卫生行业绩效标准进行考量并调整相关政策 | 第42-44页 |
5.3.1 强化认识,确立绩效考核的原则 | 第42页 |
5.3.2 建立综合绩效考核方法 | 第42页 |
5.3.3 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绩效考核方法 | 第42-4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4-46页 |
6.1 结论 | 第44-45页 |
6.2 展望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