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劳动教养制度论文

虚拟社会越轨行为及其治理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8-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1-15页
        1.2.1 虚拟社会的研究第11-12页
        1.2.2 虚拟社会成员互动的研究第12-14页
        1.2.3 虚拟社会越轨与行为规范的研究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5-17页
第2章 概念的界定第17-24页
    2.1 虚拟社会及特征第17-19页
    2.2 越轨行为及其理论基础第19-20页
    2.3 虚拟社会越轨行为第20-24页
        2.3.1 虚拟社会越轨行为的内涵第20-21页
        2.3.2 虚拟社会越轨行为的特点第21-24页
第3章 虚拟社会越轨行为的主要表现以及危害第24-33页
    3.1 虚拟社会越轨行为的主要表现第24-27页
        3.1.1 犯罪行为第24-25页
        3.1.2 违反道德行为第25-26页
        3.1.3 偏离行为第26-27页
    3.2 虚拟社会越轨行为的危害第27-28页
    3.3 虚拟社会越轨行为发生的原因分析第28-33页
        3.3.1 虚拟社会的特殊性是诱发越轨行为的重要因素第28-29页
        3.3.2 虚拟社会越轨行为存在的客观条件第29-30页
        3.3.3 虚拟社会越轨行为发生的主体因素第30-33页
第4章 当前中国虚拟社会越轨行为及治理状况第33-40页
    4.1 中国虚拟社会越轨行为治理手段第33-37页
        4.1.1 法律控制第33-34页
        4.1.2 行政控制第34-35页
        4.1.3 道德控制第35-36页
        4.1.4 技术控制第36-37页
    4.2 中国虚拟社会越轨行为治理中的问题第37-40页
第5章 虚拟社会越轨行为矫正的思考第40-44页
    5.1 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虚拟社会的管理法律第40-41页
    5.2 转换管理理念,形成多方联合的虚拟社会治理工作格局第41页
    5.3 构建虚拟伦理秩序,加快精神文化建设第41-42页
    5.4 建立标本兼治的虚拟社会管理体系第42-44页
第6章 结论第44-45页
致谢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地方食品药品统一监管体制研究--以N省为例
下一篇:新医改对卫生行业绩效影响研究--以长沙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