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江区城区停车管理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导论 | 第8-15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选题的背景 | 第8-9页 |
2、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关于停车管理理念方面的研究 | 第10-11页 |
2、关于停车管理法律层面的研究 | 第11-12页 |
3、关于完善停车设施的研究 | 第12页 |
4、关于停车管理方法的研究 | 第12-13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文献研究法 | 第13-14页 |
2、实地调研法 | 第14页 |
3、访谈法 | 第14-15页 |
一、停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15-18页 |
(一) 停车泊位供给总量无法满足需求 | 第15页 |
(二) 停车泊位分布不够合理 | 第15-17页 |
(三) 停车泊位使用不够充分 | 第17-18页 |
二、停车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18-24页 |
(一) 制度设计相对滞后不切实际 | 第18页 |
1、法律法规简单笼统,约束力不强 | 第18页 |
2、地方政策更新慢、标准低 | 第18页 |
(二) 规划设计等前端管理水平较低 | 第18-20页 |
1、车位配建指标过低 | 第18-19页 |
2、规划设计缺乏整体理念 | 第19-20页 |
3、设计落后导致车位使用失衡 | 第20页 |
(三) 管理方法落后、管理水平不高 | 第20-22页 |
1、服务水平低下 | 第20页 |
2、部分停车设施被挪用 | 第20-21页 |
3、价格杠杆利用不到位 | 第21页 |
4、违停查纠缺乏有力抓手 | 第21-22页 |
(四) 交通参与人守法意识薄弱,用车理念落后 | 第22-24页 |
1、违停现象在不同道路中普遍存在 | 第22页 |
2、违停行为人对违法行为认识肤浅 | 第22页 |
3、交通参与人对于他人违停敢怒不敢言 | 第22-23页 |
4、机动车驾驶人员用车理念陈旧 | 第23-24页 |
三、解决停车难问题的对策 | 第24-32页 |
(一) 强化立法,从制度设计着手 | 第24-25页 |
1、加强立法,提升停车管理在社会管理中的基本高度 | 第24页 |
2、完善并更新地方法规及政策以适应发展需要 | 第24-25页 |
(二) 规划先行,从前端管理着手 | 第25-26页 |
1、建立大交通理念,通过全局化布局优化停车设施 | 第25页 |
2、细化停车设施设计,保证停车设施人性化、科学化 | 第25-26页 |
3、加强监督,保证科学人性的设计能够落到实处 | 第26页 |
(三) 科学管理,让停车设施物尽其用 | 第26-30页 |
1、引入智能交通理念,提升停车管理科技化水平 | 第26-27页 |
2、加大监管力度,保证停车设施不被挪作他用 | 第27-28页 |
3、通过差别化收费科学合理引导停车行为 | 第28页 |
4、因地制宜,尽可能地挖掘资源增加车位供给数量 | 第28-29页 |
5、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停车泊位需求 | 第29-30页 |
(四) 加强宣传与执法,提升法制意识 | 第30-32页 |
1、加大宣传,形成违停可耻的舆论氛围 | 第30-31页 |
2、大幅提高违停成本 | 第31页 |
3、提升科技水平,保证查处密度与力度 | 第31-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