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前言 | 第9-18页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 第10-14页 |
(一)基本概念 | 第10-12页 |
(二)基础理论 | 第12-14页 |
三、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一)拆迁安置小区运营管理方面的研究 | 第14-15页 |
(二)投融资方面的研究。 | 第15-16页 |
四、研究内容 | 第16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6-17页 |
(二)实证分析法 | 第17页 |
(三)博弈分析法 | 第17页 |
六、创新之处与研究困难 | 第17-18页 |
第一章 常州市新北区拆迁安置小区投融资现状概述 | 第18-26页 |
一、常州市新北区拆迁安置小区融资历史与现状 | 第18-20页 |
(一)融资历史 | 第18-19页 |
(二)融资现状 | 第19-20页 |
二、安置小区投融资存在的问题 | 第20-26页 |
(一)从融资标的看,安置小区建设风险高、回报低,市场融资难度高 | 第20-21页 |
(二)从融资主体看,政府财力有限,平台公司自身负债率过高,且资产规模及盈利能力难以满足外来资本的要求 | 第21-23页 |
(三)从融资方法看,地方政府违规操作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平台公司融资手段缺乏创新,融资过度依赖土地增值收益,系统性风险大 | 第23页 |
(四)从融资偿还看,平台公司与地方政府边界不清,偿债责任主体不明确 | 第23-24页 |
(五)从投融资安全和政府监管看,财政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不健全 | 第24页 |
(六)从运营绩效看,政府插手安置小区物业管理,效率低下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拆迁安置小区投融资主体博弈关系分析 | 第26-34页 |
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 | 第26-28页 |
(一)假设前提 | 第27页 |
(二)博弈分析 | 第27-28页 |
(三)小结 | 第28页 |
二、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博弈 | 第28-29页 |
(一)假设前提 | 第28-29页 |
(二)博弈分析 | 第29页 |
(三)小结 | 第29页 |
三、地方政府(投资商)与基层政府内部博弈 | 第29-30页 |
四、基层政府与拆迁安置户博弈 | 第30-34页 |
(一)假设前提 | 第30页 |
(二)博弈分析 | 第30-33页 |
(三)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拆迁安置小区投融资改革对策建议 | 第34-38页 |
一、拆迁安置小区投融资问题的解决途径 | 第34-35页 |
(一)制度创新是处理安置房投融资问题的首要工作 | 第34页 |
(二)融资方式创新是缓解安置房投融资困境的必由之路 | 第34页 |
(三)加强监督是保障安置房投融资工作的有效手段 | 第34页 |
(四)市场化是安置小区管理规范化的一条可行之路 | 第34-35页 |
二、关于拆迁安置小区投融资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35-38页 |
(一)中央政府应加速推进国家层面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投融资困境破冰进程 | 第35-36页 |
(二)地方政府应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财政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 | 第36-37页 |
(三)基层政府应推动安置小区物业改革,逐步退出直接管理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一、结论 | 第38页 |
二、局限性与下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