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物理层联合认证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 1.2.1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安全攻击 | 第10-11页 |
| 1.2.2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认证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2.2.1 基于对称密钥的方案 | 第11-12页 |
| 1.2.2.2 基于非对称密钥的方案 | 第12页 |
| 1.2.3 物理层认证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1.2.3.1 基于硬件特征的认证 | 第13页 |
| 1.2.3.2 基于数字水印的认证 | 第13-14页 |
| 1.2.3.3 基于信道信息的认证 | 第14-15页 |
| 1.2.4 物理层认证技术的缺陷 | 第15页 |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无线信道理论和信道估计技术 | 第18-30页 |
| 2.1 无线信道理论 | 第18-23页 |
| 2.1.1 无线信道特征 | 第18-20页 |
| 2.1.1.1 多径效应 | 第18-19页 |
| 2.1.1.2 多普勒效应 | 第19-20页 |
| 2.1.2 无线信道模型 | 第20-23页 |
| 2.1.2.1 衰落信道的包络统计特性 | 第20-21页 |
| 2.1.2.2 常用信道模型 | 第21-23页 |
| 2.2 信道估计技术 | 第23-29页 |
| 2.2.1 OFDM系统简介 | 第24-25页 |
| 2.2.2 导频结构 | 第25-27页 |
| 2.2.3 常用信道估计算法 | 第27-28页 |
| 2.2.3.1 最小二乘估计算法 | 第27页 |
| 2.2.3.2 最小均方误差估计算法 | 第27-28页 |
| 2.2.4 常用信道插值算法 | 第28页 |
| 2.2.5 基于DFT的信道估计性能改善 | 第28-29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物理层联合认证方案 | 第30-48页 |
| 3.1 物理层认证模型 | 第30-31页 |
| 3.2 信道模型 | 第31-34页 |
| 3.2.1 信道传输和估计模型 | 第31-33页 |
| 3.2.2 信道增益模型 | 第33-34页 |
| 3.3 单节点物理层认证方案 | 第34-40页 |
| 3.3.1 二元假设检验 | 第34-36页 |
| 3.3.2 广义似然比检验 | 第36-39页 |
| 3.3.3 单节点物理层认证方案 | 第39-40页 |
| 3.4 多汇聚节点物理层联合认证方案 | 第40-43页 |
| 3.4.1 多汇聚节点无线传感器网络 | 第41-42页 |
| 3.4.2 物理层联合认证方案 | 第42-43页 |
| 3.5 仿真分析 | 第43-47页 |
| 3.5.1 信道频率响应估计分析 | 第43-45页 |
| 3.5.2 联合认证方案仿真分析 | 第45-47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四章 联合认证方案性能分析 | 第48-54页 |
| 4.1 参考认证方案 | 第48页 |
| 4.2 联合认证方案性能分析 | 第48-49页 |
| 4.3 仿真分析 | 第49-52页 |
| 4.3.1 联合认证方案和参考方案对比分析 | 第49-50页 |
| 4.3.2 综合错误概率仿真分析 | 第50-52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54-55页 |
| 5.2 下一步的工作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