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导航论文

基于微机械加速度计的无陀螺捷联惯性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页
    1.2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第10-12页
    1.3 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发展历史和发展前景第12-14页
    1.4 导航计算机在捷联惯导系统中的运用第14-15页
    1.5 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第15-18页
第2章 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理论分析第18-26页
    2.1 坐标系的概念及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第18-20页
        2.1.1 常用坐标系第18-19页
        2.1.2 空间坐标系间的转化关系第19-20页
    2.2 无陀螺惯导系统的工作方式第20-21页
    2.3 无陀螺捷联惯导的理论推导及加速度计安装方式的选择第21-25页
        2.3.1 载体上非质心处任一点的比力方程第21-22页
        2.3.2 加速度计安装方式研究第22-23页
        2.3.3 公式理论推导第23-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系统硬件平台设计与实现第26-43页
    3.1 系统的设计流程第26页
    3.2 硬件平台方案设计第26-27页
    3.3 主要器件选型第27-30页
        3.3.1 MEMS加速度计第27-29页
        3.3.2 DSP芯片第29页
        3.3.3 FPGA芯片第29-30页
    3.4 DSP导航解算模块第30-34页
        3.4.1 电源电路第30-31页
        3.4.2 复位电路第31-32页
        3.4.3 时钟电路设计第32-33页
        3.4.4 JTAG电路设计第33-34页
        3.4.5 XINTF接口扩展第34页
    3.5 FPGA信号采集模块第34-38页
        3.5.1 SPI模块第35-37页
        3.5.2 UART模块第37-38页
    3.6 传感器模块第38页
    3.7 FPGA逻辑设计第38-41页
        3.7.1 顶层模块第39页
        3.7.2 数据采集模块第39-41页
        3.7.3 UART模块第41页
    3.8 DSP软件设计第41-42页
    3.9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相关算法设计第43-56页
    4.1 标定第43-47页
        4.1.1 微机械加速度计的粗标定第43页
        4.1.2 微机械加速度计的多位置标定法第43-47页
    4.2 对载体角速度解算算法的研究第47-51页
        4.2.1 四阶龙格-库塔法的数学意义第47-48页
        4.2.2 角速度的算法研究第48-50页
        4.2.3 角速度解算流程图第50-51页
    4.3 载体姿态的算法研究第51-55页
        4.3.1 载体姿态角的解算第51-52页
        4.3.2 位置角速度、经度、纬度和目标方位角的解算第52-55页
        4.3.3 载体姿态解算算法实现第55页
    4.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5章 软件设计及实验分析第56-68页
    5.1 软件设计第56-60页
        5.1.1 上位机采样模块第56-58页
        5.1.2 角速度解算模块第58-59页
        5.1.3 姿态解算模块第59-60页
    5.2 具体实验步骤第60-61页
    5.3 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第61-67页
        5.3.1 标定实验数据处理第61-63页
        5.3.2 角速度解算第63-65页
        5.3.3 姿态解算第65-67页
    5.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结论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4-76页
致谢第76-78页
附录第78-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水下航行器的SINS/DVL组合导航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曲线拟合的光纤陀螺非线性误差补偿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