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群众文化事业论文--世界各国群众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地方群众文化事业论文

福建省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供需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12页
        1.2.2 现实意义第12-13页
    1.3 文献综述第13-16页
        1.3.1 国外现状第13-14页
        1.3.2 国内现状第14-16页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6页
    1.4 研究方法第16-18页
        1.4.1 主成分分析法第16-17页
        1.4.2 聚类分析法第17页
        1.4.3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法第17-18页
    1.5 研究思路第18-19页
    1.6 技术路线图第19页
    1.7 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9-21页
        1.7.1 创新之处第19-20页
        1.7.2 不足之处第20-21页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21-23页
    2.1 概念界定第21-22页
        2.1.1 农村公共产品第21页
        2.1.2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第21页
        2.1.3 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第21-22页
    2.2 理论基础第22-23页
        2.2.1 公共产品理论第22页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第22-23页
3 问卷设计和样本分析第23-26页
    3.1 问卷设计第23页
    3.2 样本分析第23-26页
        3.2.1 样本基本情况第23-24页
        3.2.2 调查地区总体情况第24-26页
4 福建省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供给状况第26-32页
    4.1 硬件设施建设现状第26-27页
    4.2 配套设施建设现状第27-28页
    4.3 人才队伍建设现状第28-30页
    4.4 文化活动开展现状第30-32页
5 福建省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供给存在的问题第32-36页
    5.1 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脱离标准第32页
    5.2 硬件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第32-33页
    5.3 人才队伍建设落后第33页
    5.4 文化活动开展情况不乐观第33-34页
    5.5 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资金缺口第34页
    5.6 缺少服务精神第34-36页
6 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供给现状的满意度分析第36-39页
    6.1 量表的设计第36-37页
    6.2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第37页
    6.3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第37页
    6.4 确定权重第37页
    6.5 满意度计算第37-39页
7 福建省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需求偏好及影响因素分析第39-47页
    7.1 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需求偏好分析第39-42页
    7.2 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2-47页
        7.2.1 主要变量的统计描述分析与研究假设第42-43页
        7.2.2 Logistic回归分析第43-47页
8 政策建议第47-52页
    8.1 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供需制度第47-48页
        8.1.1 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供给体系第47页
        8.1.2 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需求表达机制第47-48页
    8.2 挖掘农村特色文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第48-50页
        8.2.1 挖掘农村特色文化第48-49页
        8.2.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第49-50页
    8.3 加大建设投入,提高使用效率第50-52页
        8.3.1 加大建设投入第50页
        8.3.2 提高使用效率第50-52页
9 结语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PR理论的福州新港老街区景观改造应用研究
下一篇:农民工市民化推进机制研究--以长乐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