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论文--其他论文

法经济学视角下房产税制度的有效建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一、导论第9-16页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1.研究背景第9-10页
        2.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文献综述第11-14页
        1.对房产税的功能等一般问题的研究第11-12页
        2.对沪渝房产税改革问题的研究第12-13页
        3.有关完善房产税制度的对策研究第13-14页
        4.简要的评价第14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15页
        1.研究思路第14-15页
        2.研究方法第15页
    (四)论文的新意与不足第15-16页
        1.论文的新意第15页
        2.论文的不足第15-16页
二、房产税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第16-25页
    (一)房产税的概念与特征第16-18页
        1.房产税的概念第16-17页
        2.房产税的特征第17-18页
    (二)房产税的目标定位与征收的理论基础第18-22页
        1.房产税的一般目标及其定位第18-20页
        2.房产税征收的理论基础第20-22页
    (三)法经济学及其法律制度效率选择原理第22-25页
        1.法经济学简介第22-23页
        2.法律制度效率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第23-24页
        3.法律制度效率选择的原理第24-25页
三、沪渝房产税改革中的制度低效问题及其原因第25-41页
    (一)沪渝房产税改革的制度背景第25-26页
    (二)沪渝房产税改革制度方案及其比较第26-30页
        1.沪渝房产税改革制度方案第26-28页
        2.沪渝房产税改革制度方案的比较第28-30页
    (三)沪渝房产税改革中的制度低效问题第30-36页
        1.低收益表现第30-35页
        2.高成本表现第35-36页
    (四)沪渝房产税改革制度低效问题的原因第36-41页
        1.直接原因第36-39页
        2.深层原因第39-41页
四、基于法经济学效率观的提升我国房产税制度有效性的对策第41-49页
    (一)房产税的本质与目标重新定位第41-42页
    (二)强化改革路径的程序正当性提升制度的“普适性”第42-43页
    (三)通过保证税收负担的适度性提高制度设计的合理性第43-47页
        1.征税对象第43-44页
        2.计税依据第44-45页
        3.税率设计第45-46页
        4.税收减免第46-47页
    (四)加强提高税收征管有效性的配套制度建设第47-49页
        1.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建设第47-48页
        2.房产价值评估制度建设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52-53页
后记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昌市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研究
下一篇:精神损害赔偿案件审理的实证研究--以南昌市相关案件为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