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2页 |
TABLE OF CONTENTS | 第12-15页 |
图目录 | 第15-18页 |
表目录 | 第18-19页 |
主要縮写表 | 第19-21页 |
1 微囊藻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及本论文的选题依据 | 第21-40页 |
1.1 MC-LR的危害与污染现状 | 第21-23页 |
1.1.1 MC-LR的分子结构与危害 | 第21-23页 |
1.1.2 我国MC-LR的污染状况 | 第23页 |
1.2 MC-LR的常规检测方法 | 第23-27页 |
1.3 MC-LR的生物传感方法 | 第27-32页 |
1.4 基于纳米材料的MC-LR免疫传感方法 | 第32-37页 |
1.4.1 常用的纳米材料 | 第32-36页 |
1.4.2 基于纳米材料的MC-LR免疫传感方法 | 第36-37页 |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37-40页 |
1.5.1 选题依据 | 第37-38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38-39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39-40页 |
2 基于GQDs/SiNWs的MC-LR光电化学免疫传感方法 | 第40-58页 |
2.1 引言 | 第40-41页 |
2.2 实验内容 | 第41-45页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1-42页 |
2.2.2 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及功能化 | 第42-43页 |
2.2.3 SiNWs的制备 | 第43页 |
2.2.4 Ab/GQDs/SiNWs的制备 | 第43页 |
2.2.5 样品表征 | 第43-44页 |
2.2.6 MC-LR的光电化学免疫传感检测 | 第44页 |
2.2.7 实际水样中MC-LR的测定 | 第44-4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7页 |
2.3.1 设计原理 | 第45页 |
2.3.2 样品表征 | 第45-48页 |
2.3.3 GQDs/SiNWs的光电流响应 | 第48-51页 |
2.3.4 检测条件优化 | 第51-54页 |
2.3.5 MC-LR的光电化学免疫传感检测 | 第54-56页 |
2.3.6 实际水样中MC-LR的检测 | 第56-5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3 基于CdS/Gr的MC-LR光电化学免疫传感方法 | 第58-74页 |
3.1 引言 | 第58页 |
3.2 实验内容 | 第58-62页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58-59页 |
3.2.2 CdS/Gr的制备 | 第59-60页 |
3.2.3 样品表征 | 第60-61页 |
3.2.4 Ab/CdS/Gr/FTO的制备 | 第61页 |
3.2.5 MC-LR的光电化学免疫传感检测 | 第61页 |
3.2.6 实际水样中MC-LR的测定 | 第61-6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2-73页 |
3.3.1 设计原理 | 第62页 |
3.3.2 样品表征 | 第62-68页 |
3.3.3 检测条件优化 | 第68-71页 |
3.3.4 MC-LR的光电化学免疫传感检测 | 第71-72页 |
3.3.5 实际水样中MC-LR的检测 | 第72-7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4 基于HRP标记的MC-LR电化学免疫传感方法 | 第74-89页 |
4.1 引言 | 第74-7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75-79页 |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75-76页 |
4.2.2 HRP-CNS-Ab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 第76-77页 |
4.2.3 MC-LR/Gr-CS/GCE 的制备 | 第77-78页 |
4.2.4 样品表征 | 第78页 |
4.2.5 MC-LR的电化学免疫传感检测 | 第78页 |
4.2.6 实际水样中MC-LR的测定 | 第78-7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9-88页 |
4.3.1 设计原理 | 第79页 |
4.3.2 样品表征 | 第79-82页 |
4.3.3 检测条件优化 | 第82-85页 |
4.3.4 MC-LR的电化学免疫传感检测 | 第85-86页 |
4.3.5 实际水样中MC-LR的测定 | 第86-8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5 基于人工酶标记的MC-LR电化学免疫传感方法 | 第89-106页 |
5.1 引言 | 第89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89-93页 |
5.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89-91页 |
5.2.2 碳纳米管的功能化 | 第91页 |
5.2.3 G4/CNT/MC-LR的制备 | 第91页 |
5.2.4 Ab/CNTs/GCE的制备 | 第91-92页 |
5.2.5 样品表征 | 第92页 |
5.2.6 G4/CNT/MC-LR/Ab/CNTs/GCE催化活性表征 | 第92-93页 |
5.2.7 MC-LR的电化学免疫传感检测 | 第93页 |
5.2.8 实际水样中MC-LR的测定 | 第93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93-105页 |
5.3.1 设计原理 | 第93-94页 |
5.3.2 样品表征 | 第94-95页 |
5.3.3 G4/CNT/MC-LR的表征 | 第95-99页 |
5.3.4 检测条件的优化 | 第99-101页 |
5.3.5 MC-LR的电化学免疫传感检测 | 第101-105页 |
5.3.6 实际水样中MC-LR的测定 | 第10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6 基于Au NPs/Gr的MC-LR适配子比色传感方法 | 第106-118页 |
6.1 前言 | 第106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106-109页 |
6.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106-108页 |
6.2.2 Au NPs/Gr和Au NPs的制备 | 第108页 |
6.2.3 Au NPs/Gr和Au NPs的表征 | 第108页 |
6.2.4 Au NPs/Gr催化性能的表征和优化 | 第108-109页 |
6.2.5 MC-LR的比色传感检测 | 第109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109-117页 |
6.3.1 设计原理 | 第109-110页 |
6.3.2 Au NPs/Gr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 第110-112页 |
6.3.3 Au NPs/Gr的催化活性表征 | 第112页 |
6.3.4 检测条件的优化 | 第112-113页 |
6.3.5 MC-LR的比色传感检测 | 第113-117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18-120页 |
7.1 结论 | 第118-119页 |
7.2 创新点摘要 | 第119页 |
7.3 展望 | 第119-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37页 |
致谢 | 第137-138页 |
作者简介 | 第13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38-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