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泌尿生殖器肿瘤论文--乳腺肿瘤论文

新型环肽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目录第10-14页
TABLE OF CONTENTS第14-17页
图目录第17-19页
表目录第19-20页
主要符号表第20-21页
主要縮写表第21-23页
细胞株名称第23-24页
1 绪论第24-50页
    1.1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第24-28页
        1.1.1 HDACs的分类第24-26页
        1.1.2 HDACs的功能第26-27页
        1.1.3 HDACs在肿瘤细胞中的异常变化第27-28页
    1.2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第28-40页
        1.2.1 HDACIs的结构特征与分类第30-35页
        1.2.2 HDACIs的应用与临床试验第35-37页
        1.2.3 分子动力学模拟与药物潜在靶标开发第37-40页
    1.3 HDACIs的细胞毒性作用第40-49页
        1.3.1 诱导细胞周期阻滞第40-41页
        1.3.2 诱导细胞凋亡第41-43页
        1.3.3 诱导细胞分化第43-44页
        1.3.4 抗血管生成第44-45页
        1.3.5 抑制肿瘤转移第45-47页
        1.3.6 诱导细胞自噬第47-49页
        1.3.7 通过非组蛋白靶标发挥抑癌作用第49页
    1.4 主要研究思路第49-50页
2 环肽类HDACIs的筛选与抗癌潜力第50-72页
    2.1 引言第50-51页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51-52页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51页
        2.2.2 实验仪器第51-52页
    2.3 实验方法第52-58页
        2.3.1 环肽化合物的准备第52-53页
        2.3.2 溶液配制第53-54页
        2.3.3 细胞培养第54页
        2.3.4 原代细胞的分离与培养第54-55页
        2.3.5 增殖抑制实验第55-56页
        2.3.6 结晶紫染色第56页
        2.3.7 细胞周期检测第56-57页
        2.3.8 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第57页
        2.3.9 蛋白浓度与caspase-3活性的测定第57-58页
        2.3.10 细胞骨架染色第58页
        2.3.11 统计分析第58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58-71页
        2.4.1 环肽类HDACIs的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第58-62页
        2.4.2 环肽类HDACIs对肿瘤细胞形态的影响第62页
        2.4.3 CTS203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第62-65页
        2.4.4 CTS203对胞内H3K14位点乙酰化水平的影响第65-66页
        2.4.5 CTS203对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第66-68页
        2.4.6 CTS203对细胞凋亡的诱导第68-70页
        2.4.7 CTS203对细胞骨架的影响第70-71页
    2.5 本章小结第71-72页
3 CTS203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机制第72-96页
    3.1 引言第72页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72-73页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72-73页
        3.2.2 实验设备第73页
    3.3 实验方法第73-76页
        3.3.1 溶液配制第73页
        3.3.2 AV/PI双染检测凋亡第73-74页
        3.3.3 免疫共沉淀第74页
        3.3.4 免疫荧光染色第74-75页
        3.3.5 等效线图解第75页
        3.3.6 耐受细胞株的诱导与分离第75页
        3.3.7 统计分析第75-76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76-95页
        3.4.1 CTS203对凋亡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第76-77页
        3.4.2 CTS203对不可逆细胞毒性的诱导第77-78页
        3.4.3 CTS203对自噬的诱导第78-81页
        3.4.4 自噬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第81-84页
        3.4.5 自噬在CTS203诱导细胞毒性中的作用第84-87页
        3.4.6 自噬与获得耐受性的关系第87-88页
        3.4.7 自噬抑制剂对CTS203凋亡诱导能力的影响第88-92页
        3.4.8 Beclin-1的剪切对凋亡进程的影响第92-95页
    3.5 本章小结第95-96页
4 CTS203对肿瘤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第96-114页
    4.1 引言第96页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96-97页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96-97页
        4.2.2 实验设备第97页
    4.3 实验方法第97-100页
        4.3.1 溶液配制第97页
        4.3.2 划痕实验第97页
        4.3.3 明胶酶谱实验第97-98页
        4.3.4 集落形成实验第98-99页
        4.3.5 分子对接第99页
            4.3.5.1 抑制剂配体的准备第99页
            4.3.5.2 酶受体的准备第99页
            4.3.5.3 对接参数的设定第99页
        4.3.6 统计分析第99-100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100-113页
        4.4.1 CTS203对MCF-7细胞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第100-101页
        4.4.2 CTS203与MMP-2结合方式的分子动力学分析第101-106页
        4.4.3 CTS203对MMP-2胞外活性的抑制第106-108页
        4.4.4 CTS203对MMP-2活性的调控第108-110页
        4.4.5 CTS203对肿瘤细胞集落形成的抑制第110-113页
    4.5 本章小结第113-114页
5 结论与展望第114-116页
    5.1 结论与创新点第114页
    5.2 创新点摘要第114-115页
    5.3 展望第115-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9页
附录A 环肽化合物的HDACs抑制活性第129-130页
附录B 部分分子模拟所用的参数文件第130-13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第138-139页
致谢第139-140页
作者简介第140-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碳纳米材料的微囊藻毒素-LR免疫传感方法研究
下一篇:微博平台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竞合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