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机车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机车理论论文--列车牵引论文

地铁列车牵引计算与仿真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牵引计算的现状第12-16页
        1.2.1 列车牵引计算现状第13-14页
        1.2.2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计算第14页
        1.2.3 地铁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组成第14-16页
    1.3 本文完成的主要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牵引计算的基本理论第18-26页
    2.1 列车的受力分析第18-21页
        2.1.1 牵引力第18-19页
        2.1.2 制动力第19页
        2.1.3 列车的基本阻力第19-20页
        2.1.4 附加阻力第20-21页
    2.2 列车的运行状态和牵引策略分析第21-23页
        2.2.1 列车的运行状态描述第22页
        2.2.2 列车牵引策略分析第22-23页
    2.3 列车的运动方程第23-25页
    2.4 结论第25-26页
第三章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负荷建模分析第26-34页
    3.1 列车牵引力和制动力计算与曲线描绘第26-29页
        3.1.1 列车牵引力计算与曲线描绘第26-28页
        3.1.2 列车制动力计算与曲线描绘第28-29页
    3.2 列车运行距离速度功率的计算第29-31页
        3.2.1 列车运行距离速度的计算第30页
        3.2.2 列车所需功率的计算第30-31页
    3.3 列车的单质点模型与多质点模型分析第31-33页
        3.3.1 单质点模型与多质点模型第31-32页
        3.3.2 多质点模型受力分析第32-33页
    3.4 结论第33-34页
第四章 牵引供电系统容量和列车能耗的计算第34-44页
    4.1 牵引供电系统容量计算方法第34-38页
        4.1.1 平均运量法第34-37页
        4.1.2 牵引变电所整流机容量的计算第37-38页
    4.2 列车运行能耗的计算第38-39页
        4.2.1 列车牵引能耗的计算第38-39页
        4.2.2 列车制动能耗的计算第39页
    4.3 列车牵引计算运行算法分析第39-42页
    4.4 结论第42-44页
第五章 人机交换界面的建立和运行仿真分析第44-64页
    5.1 建立仿真界面第44-49页
    5.2 列车牵引计算编程验证第49-56页
    5.3 牵引整流机组容量计算算例第56-62页
    5.4 结论第62-64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8-70页
致谢第70-72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72-74页
附件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连续/长玻璃纤维增强塑性复合材料生产工艺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Retinex的变化光照条件下人脸识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