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价值观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40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8页 |
(一) 时代背景 | 第10-13页 |
(二) 政策背景 | 第13-15页 |
(三) 存在问题 | 第15-1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8-19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19-2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一) 文献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二) 历史研究法 | 第21页 |
(三) 案例研究法 | 第21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21-37页 |
(一) 国内文献综述 | 第21-32页 |
(二) 国外文献综述 | 第32-36页 |
(三) 对已有研究的反思 | 第36-37页 |
五、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37-40页 |
(一) 研究的思路 | 第37-38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38-40页 |
第二章 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价值观相关概念的厘定 | 第40-88页 |
一、数字化学习 | 第40-64页 |
(一) 学习 | 第40-44页 |
(二) 数字化学习 | 第44-64页 |
二、数字化学习资源 | 第64-71页 |
(一)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概念 | 第64-66页 |
(二)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分类 | 第66-67页 |
(三)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特征 | 第67-68页 |
(四) 数字化学习资源之“源” | 第68-71页 |
三、价值观的内涵 | 第71-82页 |
(一) 价值 | 第71-77页 |
(二) 价值观 | 第77-82页 |
四、数字化时代的价值存在 | 第82-88页 |
(一) 数字化价值存在的必然性 | 第82-84页 |
(二) 数字化时代价值存在的普遍性 | 第84-86页 |
(三) 价值观对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影响作用 | 第86-88页 |
第三章 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价值观批判 | 第88-131页 |
一、历史考察:中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88-103页 |
(一) 基础设施建设阶段 | 第88-92页 |
(二) 应用资源建设 | 第92-102页 |
(三) 人力资源的建设 | 第102-103页 |
二、案例探析: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两大重点项目 | 第103-117页 |
(一)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 第103-108页 |
(二)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 第108-117页 |
三、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价值观偏差现实表现 | 第117-126页 |
(一) 资源设计一味追求媒体技术 | 第117-122页 |
(二) 资源建设一味追求绩效最大化 | 第122-124页 |
(三) 资源应用一味追求目标至上 | 第124-126页 |
四、归因分析:工具理性的盲目崇拜 | 第126-131页 |
(一) 技术崇拜 | 第127-128页 |
(二) 功利性思维的表征 | 第128-129页 |
(三) 人的异化 | 第129-131页 |
第四章 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价值观重建 | 第131-148页 |
一、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价值定位 | 第131-135页 |
(一) 提供开放的学习机会 | 第131-132页 |
(二)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第132-133页 |
(三) 促进数字化学习的人际交往 | 第133-135页 |
二、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价值实施路径 | 第135-148页 |
(一) 明确资源建设的对象 | 第135-137页 |
(二) 合理规划资源建设的内容 | 第137-140页 |
(三) 形成资源建设的有效机制 | 第140-148页 |
参考文献 | 第148-157页 |
后记 | 第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