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史学理论论文--史学史论文

日本京都学派的另类—桑原骘藏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中文文摘第4-7页
目录第7-9页
绪论第9-17页
    一、东洋史学京都学派第9-12页
    二、本文的主题、基本框架和意义第12-14页
    三、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第14-17页
第一章 桑原骘藏的生平及学术贡献第17-23页
    第一节 聪慧与勤勉——桑原骘藏的生平第17-19页
    第二节 丰富与扎实——桑原骘藏的学术贡献第19-23页
第二章 桑原骘藏与中西交通史研究第23-45页
    第一节 中国与世界——桑原骘藏中西交通史之述评第23-24页
    第二节 翔实与严谨——中西交通典籍《蒲寿庚考》第24-29页
    第三节 历史与沿革——桑原骘藏对蒲寿庚与市舶司研究第29-34页
    第四节 考证与辨析——桑原骘藏与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研究第34-41页
    第五节 创新与普及——桑原骘藏《东洋史要》的编写第41-45页
第三章 桑原骘藏对中国区域历史文化的考察第45-65页
    第一节 执着与严密——《考史游记》中中国地域文化历史考察第45-48页
    第二节 疲备与艰险——关中三秦地域历史文化的考察第48-54页
    第三节 缜密与不懈——齐鲁中原地域历史文化的考察第54-60页
    第四节 虔诚与坚持——蒙古地域历史文化的考察第60-65页
第四章 桑原骘藏的中国观第65-95页
    第一节 崇拜与蔑视——日本中国观的变迁第65-70页
    第二节 主观与偏颇——《东洋史说苑》之剖析第70-77页
    第三节 审视与反思——评桑原骘藏对中国国民性的分析第77-95页
第五章 桑原骘藏与京都学派第95-101页
    第一节 吸收与排斥——桑原骘藏的历史观第95-98页
    第二节 孤独与自傲——桑原骘藏与中国学术界的交流第98-101页
第六章 结论第101-105页
附录1:桑原鹭藏年简谱第105-107页
附录2:桑原骘藏相关图片第107-111页
附录3:《东洋史要》目录第111-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3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123-125页
致谢第125-127页
个人简历第127-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明清之际中西文化在福建的博弈--以文人群体对天主教的认知为中心
下一篇:中小学音乐欣赏有效聆听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