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6-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9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8页 |
1.2.1 SCN生理小种的分布 | 第9-11页 |
1.2.2 分子标记选择 | 第11-12页 |
1.2.3 QTL定位 | 第12-14页 |
1.2.4 SCN QTL定位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2.5 SCN抗性候选基因 | 第15-17页 |
1.2.6 关联分析在植物基因定位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1.3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大豆抗SCN3的QTL定位 | 第19-34页 |
摘要 | 第19-20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2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2.1.1.1 RIL群体 | 第20页 |
2.1.1.2 供试线虫 | 第20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20-22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2-32页 |
2.2.1 SCN抗性鉴定 | 第23-24页 |
2.2.1.1 病圃SCN生理小种鉴别结果 | 第23页 |
2.2.1.2 大豆胞囊线虫抗性在RIL群体中的表现 | 第23-24页 |
2.2.2 多态性引物筛选及偏分离检测 | 第24-27页 |
2.2.2.3 亲本间多态性引物偏分离检测 | 第25-27页 |
2.2.3 第18号染色体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定位 | 第27-30页 |
2.2.4 第8号染色体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定位 | 第30-32页 |
2.2.5 SCN3抗性QTL位点所在位置及其贡献率 | 第32页 |
2.3 讨论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SCN抗性相关候选基因研究 | 第34-52页 |
摘要 | 第34-35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5-43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35-39页 |
3.1.2 试验方法 | 第39-43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3-50页 |
3.2.1 大豆胞囊线虫抗感病种质遗传多样性比较 | 第43-47页 |
3.2.2 群体遗传结构与聚类分析 | 第47-49页 |
3.2.4 大豆胞囊线虫抗性关联的SNP标记 | 第49-50页 |
3.3 讨论 | 第50-52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2-53页 |
4.1 不同SCN抗性鉴别标准对QTL定位的影响 | 第52页 |
4.2 抗SCN3 QTL位点 | 第52页 |
4.3 SCN抗性候选基因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