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经济作物病虫害论文--油料作物病虫害论文--大豆病虫害论文

大豆胞囊线虫(SCN)抗性QTL定位及相关SNP标记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英文缩略表第6-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9页
    1.1 研究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8页
        1.2.1 SCN生理小种的分布第9-11页
        1.2.2 分子标记选择第11-12页
        1.2.3 QTL定位第12-14页
        1.2.4 SCN QTL定位研究进展第14-15页
        1.2.5 SCN抗性候选基因第15-17页
        1.2.6 关联分析在植物基因定位中的应用第17-18页
    1.3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8-19页
第二章 大豆抗SCN3的QTL定位第19-34页
    摘要第19-20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0-22页
        2.1.1 试验材料第20页
            2.1.1.1 RIL群体第20页
            2.1.1.2 供试线虫第20页
        2.1.2 试验方法第20-22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2-32页
        2.2.1 SCN抗性鉴定第23-24页
            2.2.1.1 病圃SCN生理小种鉴别结果第23页
            2.2.1.2 大豆胞囊线虫抗性在RIL群体中的表现第23-24页
        2.2.2 多态性引物筛选及偏分离检测第24-27页
            2.2.2.3 亲本间多态性引物偏分离检测第25-27页
        2.2.3 第18号染色体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定位第27-30页
        2.2.4 第8号染色体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定位第30-32页
        2.2.5 SCN3抗性QTL位点所在位置及其贡献率第32页
    2.3 讨论第32-34页
第三章 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SCN抗性相关候选基因研究第34-52页
    摘要第34-35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5-43页
        3.1.1 试验材料第35-39页
        3.1.2 试验方法第39-43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3-50页
        3.2.1 大豆胞囊线虫抗感病种质遗传多样性比较第43-47页
        3.2.2 群体遗传结构与聚类分析第47-49页
        3.2.4 大豆胞囊线虫抗性关联的SNP标记第49-50页
    3.3 讨论第50-52页
第四章 结论第52-53页
    4.1 不同SCN抗性鉴别标准对QTL定位的影响第52页
    4.2 抗SCN3 QTL位点第52页
    4.3 SCN抗性候选基因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9页
致谢第59-60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orfH79的表达对大肠杆菌生长的抑制机理
下一篇:改良挤压技术制备全谷物质构米及其品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