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跨双向斜坡曲线梁桥的支座更换技术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概述 | 第9-16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曲线梁桥的应用和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应用现状 | 第9-10页 |
1.2.2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绍兴某跨湖大桥现状 | 第11-14页 |
1.3.1 跨湖大桥的原设计结构 | 第11-12页 |
1.3.2 跨湖大桥的病害现状 | 第12-14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4.1 本文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4.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曲线梁桥支座破坏的病害分析 | 第16-21页 |
2.1 曲线梁桥的结构特点 | 第16-18页 |
2.1.1 曲线梁桥力学特点 | 第16页 |
2.1.2 曲线梁桥荷载特点 | 第16-17页 |
2.1.3 曲线梁桥构造特点 | 第17页 |
2.1.4 曲线梁桥施工特点 | 第17-18页 |
2.2 曲线梁桥常见病害 | 第18-19页 |
2.3 绍兴城东某跨湖大桥的病害修复思路制定 | 第19-20页 |
2.3.1 病害原因分析 | 第19页 |
2.3.2 病害修复思路 | 第19-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PLC同步顶升技术 | 第21-33页 |
3.1 顶升技术的介绍 | 第21-24页 |
3.1.1 顶升技术发展 | 第21页 |
3.1.2 顶升技术的应用现状研究 | 第21-22页 |
3.1.3 顶升技术关键 | 第22-24页 |
3.2 PLC同步顶升 | 第24-26页 |
3.2.1 PLC同步顶升系统 | 第24-25页 |
3.2.2 计算机控制原理 | 第25-26页 |
3.2.3 PLC顶升系统特点 | 第26页 |
3.4 本工程顶升方案设计 | 第26-32页 |
3.4.1 曲梁顶升验算工况设定 | 第26-27页 |
3.4.2 曲梁顶升结构内力计算 | 第27-28页 |
3.4.3 曲梁顶升应力组合验算 | 第28-29页 |
3.4.4 曲梁同步顶升系统设计 | 第29-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曲梁纠偏技术 | 第33-46页 |
4.1 曲线梁桥梁体发生偏移的原因分析 | 第33-40页 |
4.1.1 曲率半径的影响分析 | 第33-34页 |
4.1.2 自身恒载的影响分析 | 第34-35页 |
4.1.3 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分析 | 第35-36页 |
4.1.4 车辆离心力的影响分析 | 第36页 |
4.1.5 温度效应的影响分析 | 第36-38页 |
4.1.6 下部结构的影响分析 | 第38-39页 |
4.1.7 预应力的影响分析 | 第39-40页 |
4.2 曲线梁桥偏移处治方法 | 第40-42页 |
4.2.1 防止曲梁偏移的方法 | 第40-41页 |
4.2.2 曲梁侧向限位措施 | 第41-42页 |
4.2.3 曲梁偏移恢复 | 第42页 |
4.3 本工程曲梁纠偏设计方案 | 第42-44页 |
4.3.1 纠偏方案整体思路 | 第42-43页 |
4.3.2 水平向顶推的千斤顶计算与布置 | 第43-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5章 三跨双向斜坡曲线梁桥修复的实践和监控分析 | 第46-52页 |
5.1 曲线梁桥梁体修复工程的概述 | 第46-47页 |
5.1.1 工程难点 | 第46页 |
5.1.2 方案流程 | 第46-47页 |
5.2 曲梁顶升的实施 | 第47-49页 |
5.2.1 顶升设备选择 | 第47-48页 |
5.2.2 同步顶升施工工序 | 第48-49页 |
5.2.3 同步顶升注意事项 | 第49页 |
5.3 顶升纠偏监控数据分析 | 第49-52页 |
5.3.1 顶升监控 | 第49-51页 |
5.3.2 顶升监控数据分析 | 第51-52页 |
第6章 总结 | 第52-53页 |
附表 | 第53-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