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我国民航运输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的背景第10-11页
        1.1.2 选题的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2-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研究方法和基本内容第14-16页
        1.3.1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2 技术路线图第15页
        1.3.3 基本内容第15-16页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第16-17页
    1.5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二章 民航运输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第18-27页
    2.1 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第18-20页
        2.1.1 生产率的概念第18页
        2.1.2 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第18-19页
        2.1.3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第19-20页
    2.2 民航运输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第20-21页
    2.3 影响一般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主要因素第21-22页
        2.3.1 土地第21页
        2.3.2 资本第21页
        2.3.3 劳动第21页
        2.3.4 能源第21-22页
    2.4 影响民航运输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主要因素第22-26页
        2.4.1 主营业务收入第22-23页
        2.4.2 员工人数第23-24页
        2.4.3 技术水平第24-25页
        2.4.4 机队规模第25页
        2.4.5 航线网络第25-26页
    2.5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民航运输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方法第27-35页
    3.1 全要素生产率的索洛余值法第27-28页
        3.1.1 Solow模型的基本假设第27页
        3.1.2 Solow模型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第27-28页
    3.2 全要素生产率的生产函数法第28-29页
        3.2.1 生产函数定义第28页
        3.2.2 生产函数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第28-29页
    3.3 全要素生产率的数据包络模型第29-32页
        3.3.1 CCR模型第29-31页
        3.3.2 BCC模型第31-32页
        3.3.3 超效率模型第32页
    3.4 全要素生产率的曼奎斯特指数法第32-33页
    3.5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四章 我国民航运输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分析第35-54页
    4.1 基于DEA-SOLVER的民航运输业超效率变动的分析第35-39页
        4.1.1 指标选取第35-37页
        4.1.2 数据来源及说明第37-38页
        4.1.3 测度结果及分析第38-39页
    4.2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航空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分析第39-52页
        4.2.1 指标选取第39-40页
        4.2.2 数据来源及说明第40-42页
        4.2.3 静态分析模型和结果第42-43页
        4.2.4 动态分析模型和结果第43-52页
    4.3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五章 总结第54-58页
    5.1 主要结论第54-55页
    5.2 政策建议第55-57页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作者简介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联盟中的航空公司产品开发研究
下一篇:基于中心性的中国航空网络拥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