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科盲”现象的哲学分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2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1-12页 |
| 2 "半科盲"人群的思想特征 | 第12-21页 |
| ·科学知识结构不完善 | 第12-14页 |
| ·缺乏基本科学常识 | 第12-13页 |
| ·用近代科学标准看待现代科学 | 第13页 |
| ·用经验常识看待现代科学 | 第13-14页 |
| ·缺乏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 第14-15页 |
| ·对科学精神缺少基本了解 | 第14-15页 |
| ·缺乏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 | 第15页 |
| ·轻信伪科学 | 第15-18页 |
| ·轻信伪科学的"发明" | 第16-17页 |
| ·轻信伪科学的广告 | 第17页 |
| ·轻信伪科学的神秘传说 | 第17-18页 |
| ·具有一定偏执倾向 | 第18-21页 |
| ·顽固的从众心理 | 第18-19页 |
| ·对"权威"说法的盲从心理 | 第19-20页 |
| ·缺乏反思和批判的思维习惯 | 第20-21页 |
| 3 "半科盲"现象的形成原因 | 第21-30页 |
| ·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 | 第21-23页 |
| ·对科学技术正确性的盲目崇拜 | 第21-22页 |
| ·对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盲目崇拜 | 第22页 |
| ·对科学技术实用价值的盲目崇拜 | 第22-23页 |
|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冲突 | 第23-24页 |
| ·重视知识传授,轻视思想方法 | 第24页 |
| ·重视应试标准,轻视科学精神 | 第24页 |
|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离 | 第24-27页 |
| ·"文理分科"造成的隔阂 | 第25-26页 |
| ·不同专业范式的冲突 | 第26页 |
| ·不同领域沟通的障碍 | 第26-27页 |
| ·直观体验思维的影响 | 第27-30页 |
| ·直观想象的局限 | 第28页 |
| ·直观体验判断的影响 | 第28-29页 |
| ·直观体验推理的误区 | 第29-30页 |
| 4 "半科盲"现象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 第30-35页 |
| ·造成伪科学现象滋生 | 第30-31页 |
| ·助长假冒伪劣商品泛滥 | 第31-32页 |
| ·增大工程技术风险 | 第32-33页 |
| ·引发生态环境恶化 | 第33-35页 |
| 5 "半科盲"人群的教育路径 | 第35-41页 |
| ·科技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 第35-37页 |
| ·加强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 第35-36页 |
| ·开展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 | 第36-37页 |
| ·提高识别伪科学的能力 | 第37页 |
| ·科技传播模式的变革 | 第37-40页 |
| ·科技专题节目的专业评价机制 | 第38页 |
| ·科技类广告宣传的监督机制 | 第38-39页 |
| ·科技节目媒体人的职业培训 | 第39-40页 |
| ·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 | 第40-41页 |
| 结论 | 第41-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5-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