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4页 |
1.1 引言 | 第11-14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4-35页 |
2.1 学习倦怠的研究综述 | 第14-23页 |
2.1.1 学习倦怠的概念 | 第14-16页 |
2.1.2 学习倦怠的结构与测量 | 第16-17页 |
2.1.3 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 | 第17-23页 |
2.1.3.1 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影响 | 第17-19页 |
2.1.3.2 内部因素影响影响 | 第19-21页 |
2.1.3.3 外部因素影响 | 第21-23页 |
2.1.4 学习倦怠研究的简评与展望 | 第23页 |
2.2 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概述 | 第23-27页 |
2.2.1 时间管理倾向概念的界定 | 第23-24页 |
2.2.2 时间管理倾向的结构与测量 | 第24-25页 |
2.2.3 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 | 第25-27页 |
2.2.3.1 时间管理倾向与人口学变量的研究 | 第25页 |
2.2.3.2 时间管理倾向与其他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 | 第25-26页 |
2.2.3.3 时间管理倾向与倦怠的相关研究 | 第26-27页 |
2.2.4 时间管理倾向的简评与展望 | 第27页 |
2.3 学业自我效能感 | 第27-31页 |
2.3.1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界定 | 第27-28页 |
2.3.2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功能和影响因素 | 第28-29页 |
2.3.3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 第29-30页 |
2.3.4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 第30-31页 |
2.3.4.1 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成绩、学业归因、学习策略的相关研究 | 第30页 |
2.3.4.2 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 | 第30-31页 |
2.3.4.3 学业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 第31页 |
2.4 社会支持研究概述 | 第31-35页 |
2.4.1 社会支持的的定义和分类 | 第31-32页 |
2.4.2 社会支持的测量 | 第32-33页 |
2.4.3 关于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研究概况 | 第33-35页 |
第3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 第35-41页 |
3.1 研究现状与问题提出 | 第35-36页 |
3.2 研究意义 | 第36页 |
3.2.1 理论意义 | 第36页 |
3.2.2 实际意义 | 第36页 |
3.3 研究假设 | 第36-38页 |
3.4 研究方法 | 第38-41页 |
3.4.1 研究对象 | 第38页 |
3.4.2 研究工具 | 第38-39页 |
3.4.3 研究过程 | 第39-40页 |
3.4.4 数据处理 | 第40-41页 |
第4章 研究结果 | 第41-83页 |
4.1 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分析结果 | 第41-47页 |
4.1.1 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分布情况 | 第41页 |
4.1.2 影响中学生学习倦怠的个人变量的差异情况 | 第41-47页 |
4.1.2.1 中学生学习倦怠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及是否班干部上的差异 | 第42-43页 |
4.1.2.2 中学生学习倦怠在年级上的差异 | 第43-44页 |
4.1.2.3 中学生学习倦怠在班级类型上的差异 | 第44-45页 |
4.1.2.4 中学生学习倦怠在自评学习成绩上的差异 | 第45-47页 |
4.2 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分析结果 | 第47-52页 |
4.2.1 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分布情况 | 第47页 |
4.2.2 影响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个人变量的差异情况 | 第47-52页 |
4.2.2.1 中学生学习倦怠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及是否班干部上的差异 | 第47-48页 |
4.2.2.2 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在年级上的差异 | 第48-50页 |
4.2.2.3 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在班级类型上的差异 | 第50页 |
4.2.2.4 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在自评学习成绩上的差异 | 第50-52页 |
4.3 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分析结果 | 第52-57页 |
4.3.1 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分布情况 | 第52页 |
4.3.2 影响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个人变量的差异情况 | 第52-57页 |
4.3.2.1 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及是否班干部上的差异 | 第52-53页 |
4.3.2.2 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年级上的差异 | 第53-55页 |
4.3.2.3 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班级类型上的差异 | 第55-56页 |
4.3.2.4 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自评学习成绩上的差异 | 第56-57页 |
4.4 中学生领悟社会支持的分析结果 | 第57-62页 |
4.4.1 中学生领悟社会支持的分布情况 | 第57页 |
4.4.2 影响中学生领悟社会支持的个人变量的差异情况 | 第57-62页 |
4.4.2.1 中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及是否班干部上的差异 | 第57-58页 |
4.4.2.2 中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在年级上的差异 | 第58-59页 |
4.4.2.3 中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在班级类型上的差异 | 第59-60页 |
4.4.2.4 中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在自评学习成绩上的差异 | 第60-62页 |
4.5 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62-63页 |
4.6 各变量之间的回归分析 | 第63-66页 |
4.6.1 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对学习倦怠的回归分析 | 第63-64页 |
4.6.2 时间管理各维度对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 第64-65页 |
4.6.3 学业自我效能各维度对学习倦怠回归分析 | 第65-66页 |
4.7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66-75页 |
4.7.1 信度分析 | 第66-67页 |
4.7.2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第67-68页 |
4.7.3 路径系数分析 | 第68-70页 |
4.7.4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 | 第70-72页 |
4.7.5 中介效应检验 | 第72-73页 |
4.7.6 调节效应检验 | 第73-75页 |
4.8 实验干预 | 第75-83页 |
4.8.1 实验设计 | 第75页 |
4.8.2 实验结果 | 第75页 |
4.8.3 团体辅导干预结果 | 第75-79页 |
4.8.4 平行班对照实验结果 | 第79-83页 |
第5章 讨论与结论 | 第83-92页 |
5.1 中学生学习倦怠和时间管理倾向的状况 | 第83-84页 |
5.2 各变量在人口学上的统计结果分析 | 第84-89页 |
5.3 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学业自我效能感、领悟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 | 第89-91页 |
5.4 实验干预效果分析 | 第91页 |
5.5 结论 | 第91-92页 |
第6章 反思与不足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附录 | 第96-99页 |
致谢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