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SnO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前言第12-18页
    1.1 纳米材料简介第12页
    1.2 纳米SnO_2的应用及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纳米SnO_2的基本性质及应用第12-13页
        1.2.2 纳米SnO_2常用的制备方法第13-15页
            1.2.2.1 水热法第13页
            1.2.2.2 化学沉淀法第13-14页
            1.2.2.3 溶胶-凝胶法第14页
            1.2.2.4 其它制备方法第14-15页
        1.2.3 SnO_2基光催化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5页
        1.2.4 SnO_2基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目的意义第16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16-18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2 创新点第17-18页
第2章 纳米SnO_2的水热法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第18-31页
    2.1 前言第18页
    2.2 实验部分第18-20页
        2.2.1 主要原料第18-19页
        2.2.2 制备过程第19页
        2.2.3 染料降解实验第19页
        2.2.4 分析表征第19-20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0-30页
        2.3.1 物相结构分析第20-21页
        2.3.2 微观形貌分析第21-22页
        2.3.3 光吸收性能及光学带隙的估算第22-23页
        2.3.4 纳米SnO_2的光催化性能第23-25页
            2.3.4.1 水热温度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第23-24页
            2.3.4.2 催化剂用量对降解率的影响第24页
            2.3.4.3 反应时间及光源对降解率的影响第24-25页
        2.3.5 SnO_2降解染料酸性红B的动力学研究第25页
        2.3.6 光催化机理分析第25-30页
            2.3.6.1 UV-Vis吸收光谱分析第25-27页
            2.3.6.2 红外光谱分析第27-28页
            2.3.6.3 荧光光谱分析第28-29页
            2.3.6.4 光催化机理推测第29-30页
    2.4 结论第30-31页
第3章 ZnO-SnO_2纳米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第31-41页
    3.1 前言第31-32页
    3.2 实验部分第32-33页
        3.2.1 主要原料第32页
        3.2.2 制备过程第32页
        3.2.3 染料降解实验第32-33页
        3.2.4 分析表征第3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3-40页
        3.3.1 物相结构分析第33-35页
        3.3.2 形貌和粒度分析第35页
        3.3.3 光吸收性能分析第35-36页
        3.3.4 光催化活性分析第36-39页
            3.3.4.1 染料废水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第36-37页
            3.3.4.2 ZnO-SnO_2纳米复合氧化物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第37-39页
        3.3.5 光催化机理推测第39-40页
    3.4 结论第40-41页
第4章 SnO_2:Eu橙红光发射荧光粉的合成、表征及荧光特性第41-52页
    4.1 引言第41页
    4.2 实验部分第41-42页
        4.2.1 主要原料第41-42页
        4.2.2 制备过程第42页
        4.2.3 分析表征第4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2-51页
        4.3.1 物相结构分析第42-45页
        4.3.2 形貌分析第45-46页
        4.3.3 样品的光学特性第46页
        4.3.4 样品的荧光特性第46-51页
            4.3.4.1 SnO_2:Eu荧光粉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第46-48页
            4.3.4.2 反应体系pH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第48-49页
            4.3.4.3 焙烧温度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第49-50页
            4.3.4.4 焙烧时间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第50页
            4.3.4.5 Eu~(3+)掺杂浓度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第50-51页
    4.4 结论第51-52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5.1 结论第52-53页
    5.2 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2页
致谢第62-6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企改革中职工劳动权益保护研究
下一篇:天津市公安局警务保障部绩效考核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