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中职工劳动权益保护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1-1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国企职工劳动权益保护相关理论 | 第13-21页 |
2.1 国企职工的劳动权益 | 第13-15页 |
2.1.1 劳动就业权 | 第13-14页 |
2.1.2 社会保障权 | 第14页 |
2.1.3 民主参与权 | 第14-15页 |
2.2 国企职工劳动权益的保护原则 | 第15页 |
2.3 保护国企职工劳动权益的意义 | 第15-16页 |
2.4 国外企业改革保护职工劳动权益的经验及启示 | 第16-21页 |
2.4.1 俄罗斯 | 第16-17页 |
2.4.2 西方发达国家 | 第17-18页 |
2.4.3 韩国 | 第18页 |
2.4.4 国外企业改革的启示 | 第18-21页 |
第三章 国企改革中职工劳动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21-32页 |
3.1 我国国企改革职工劳动权益保护的现状 | 第21-25页 |
3.1.1 吉林通钢案例 | 第22-23页 |
3.1.2 东方锅炉案例 | 第23-24页 |
3.1.3 四川东方绝缘材料案例 | 第24-25页 |
3.1.4 小结 | 第25页 |
3.2 国企改革职工劳动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25-32页 |
3.2.1 职工身份置换引发的问题 | 第25-26页 |
3.2.2 企业改革方案职工参与度低 | 第26-27页 |
3.2.3 职工的劳动就业权得不到保障 | 第27-28页 |
3.2.4 职工再就业困难 | 第28-29页 |
3.2.5 职工被要求强制入股改革后企业 | 第29-30页 |
3.2.6 职工的经济权益得不到保障 | 第30-32页 |
第四章 职工劳动权益保护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2-38页 |
4.1 国企职工劳动权益具有特殊性 | 第32-33页 |
4.2 国企改革职工民主参与存在障碍 | 第33-34页 |
4.3 工会发挥作用具有局限性 | 第34页 |
4.4 企业保障职工就业权的意识薄弱 | 第34-35页 |
4.5 有关职工安置的法律不够完善 | 第35-36页 |
4.6 相关监察部门监管力度差 | 第36-38页 |
第五章 加强国企改革中劳动权益保护的对策建议 | 第38-44页 |
5.1 建立国企改革补偿金制度 | 第38-39页 |
5.2 完善职工民主权益保障制度 | 第39-40页 |
5.3 加快推进国企工会组织建设 | 第40页 |
5.4 努力寻求新型职工就业模式 | 第40-41页 |
5.5 加强劳动合同调整模式立法 | 第41-42页 |
5.6 提高国资部门监督管理职能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