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略词表 | 第6-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4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14-16页 |
第一节 实验材料 | 第14页 |
2-1-1 实验动物 | 第14页 |
2-1-2 主要辅助器械 | 第14页 |
2-1-3 主要试剂和药物 | 第14页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第14-16页 |
2-2-1 实验设计 | 第14-15页 |
2-2-2 建立电刺激大鼠三叉神经节偏头痛模型 | 第15页 |
2-2-3 大鼠腹腔注射给药 | 第15页 |
2-2-4 大鼠颈外静脉取血及CGRP、SP、NPY的检测 | 第15-16页 |
2-2-5 统计学方法 | 第16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16-26页 |
3-1-1 电刺激前大鼠颈静脉血SP的平均浓度 | 第16页 |
3-1-2 电刺激后大鼠颈静脉血SP的平均浓度 | 第16-17页 |
3-1-3 药物处理后大鼠颈静脉血SP的平均浓度 | 第17-19页 |
3-2-1 电刺激前大鼠颈静脉血CGRP的平均浓度 | 第19-20页 |
3-2-2 电刺激前大鼠颈静脉血CGRP的平均浓度 | 第20-21页 |
3-2-3 药物处理后大鼠颈静脉血CGRP的平均浓度 | 第21-22页 |
3-3-1 电刺激前大鼠颈静脉血NPY的平均浓度 | 第22-23页 |
3-3-2 电刺激前大鼠颈静脉血NPY的平均浓度 | 第23-26页 |
第四章 讨论和结论 | 第26-28页 |
4-1-1 各组间大鼠颈静脉血SP浓度变化 | 第26页 |
4-1-2 各组间大鼠颈静脉血CGRP浓度变化 | 第26-27页 |
4-1-3 各组间大鼠颈静脉血NPY浓度变化 | 第27页 |
4-1-4 结论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3页 |
川芎治疗偏头痛的机理研究综述 | 第33-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在读期间作为第一作者及共同第一作者发表的文章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