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频率摩腹对脾虚家兔胃肠黏膜形态影响的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9-17页 |
| 第一节 推拿对人体的效用 | 第9-14页 |
| 一、推拿的理论基础 | 第9-10页 |
| 二、推拿对人体产生的作用 | 第10-12页 |
| 三、推拿的适应症 | 第12-13页 |
| 四、推拿的禁忌症 | 第13-14页 |
| 第二节 影响推拿疗效的因素 | 第14-17页 |
| 一、不同的手法 | 第14页 |
| 二、手法的力量大小 | 第14页 |
| 三、手法的频率 | 第14-15页 |
| 四、操作的时间 | 第15页 |
| 五、手法的方向 | 第15-16页 |
| 六、施术部位及穴位的特性 | 第16页 |
| 七、患者的体质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17-37页 |
| 第一节 材料及方法 | 第17-20页 |
| 一、实验对象 | 第17页 |
| 二、实验分组 | 第17页 |
| 三、实验设备 | 第17页 |
| 四、实验材料 | 第17页 |
| 五、造模方法 | 第17-18页 |
| 六、穴位定位 | 第18页 |
| 七、手法操作标准 | 第18页 |
| 八、实验过程 | 第18-19页 |
| 九、观察指标和评分标准 | 第19-20页 |
| 十、统计方法 | 第20页 |
| 第二节 实验结果 | 第20-37页 |
| 一、生存情况 | 第20页 |
| 二、体重变化 | 第20-21页 |
| 三、食量变化 | 第21-22页 |
| 四、胃黏膜形态结果 | 第22-25页 |
| 五、十二指肠黏膜形态结果 | 第25-28页 |
| 六、空肠黏膜形态结果 | 第28-31页 |
| 七、回肠黏膜形态结果 | 第31-34页 |
| 八、结肠黏膜形态结果 | 第34-37页 |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 第37-40页 |
| 第一节 实验设计的讨论 | 第37页 |
| 一、造模方法的可靠性 | 第37页 |
| 二、关于穴位的选择 | 第37页 |
| 三、评分量表的可行性 | 第37页 |
| 第二节 实验结果的分析 | 第37-40页 |
| 一、体重与食量 | 第37页 |
| 二、胃黏膜形态 | 第37-38页 |
| 三、十二指肠黏膜形态 | 第38页 |
| 四、空肠黏膜形态 | 第38页 |
| 五、回肠黏膜形态 | 第38页 |
| 六、结肠黏膜形态 | 第38-39页 |
| 七、总结 | 第39-40页 |
| 结语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附录 | 第43-46页 |
| 附录1 | 第43-44页 |
| 附录2 | 第44-45页 |
| 附录3 | 第45-46页 |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46-47页 |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