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旋律结构的自动作曲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智能作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 计算机自动作曲的意义 | 第13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5-23页 |
2.1 乐理基础知识 | 第15-23页 |
2.1.1 音的基本属性 | 第15页 |
2.1.2 乐音体系 | 第15页 |
2.1.3 旋律 | 第15-16页 |
2.1.4 音程 | 第16-17页 |
2.1.5 和声 | 第17-19页 |
2.1.6 和弦 | 第19页 |
2.1.7 和弦外音 | 第19-20页 |
2.1.8 调式 | 第20-23页 |
第三章 基于旋律结构的自动作曲算法设计 | 第23-49页 |
3.1 申克分析与逆向 | 第23-26页 |
3.2 主题乐句生成 | 第26-43页 |
3.2.1 主干旋律结构生成 | 第26-28页 |
3.2.2 主干和弦生成 | 第28-35页 |
3.2.3 和弦空间 | 第35-38页 |
3.2.4 和弦映射获得根音旋律 | 第38-39页 |
3.2.5 主干和弦生成主题乐句 | 第39-43页 |
3.3 发展乐句生成 | 第43-45页 |
3.3.1 音高偏移运算 | 第43-44页 |
3.3.2 乐句反转操作 | 第44-45页 |
3.4 发展乐句自动生成的形式化 | 第45-49页 |
第四章 实验 | 第49-61页 |
4.1 实验方法 | 第49-50页 |
4.2 实验结果 | 第50-6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5.1 本文总结 | 第61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