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纤维素质的化学加工工业论文--纤维素化学加工工业论文--产品论文--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论文

从废棉材料制备纳米微晶纤维素及其补强天然橡胶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0页
    1.1 引言第13页
    1.2 纤维素的组成及其结构第13-15页
    1.3 纳米微晶纤维素第15-25页
        1.3.1 纳米微晶纤维素的提取第16-17页
            1.3.1.1 机械法第17页
            1.3.1.2 酸水解法第17页
            1.3.1.3 酶催化水解法第17页
        1.3.2 纳米微晶纤维素的结构及性质第17-21页
            1.3.2.1 纳米微晶纤维素的形态第17-18页
            1.3.2.2 纳米微晶纤维素的强度第18-19页
            1.3.2.3 纳米微晶纤维素的热性能第19页
            1.3.2.4 纳米微晶纤维素的流变特性第19-20页
            1.3.2.5 纳米微晶纤维素的液晶性第20-21页
            1.3.2.6 纳米微晶纤维素的光学特性第21页
        1.3.3 纳米微晶纤维素的改性第21-24页
            1.3.3.1 乙酰化和酯化第22页
            1.3.3.2 阳离子处理法第22-23页
            1.3.3.3 荧光标记法第23页
            1.3.3.4 硅烷基化第23页
            1.3.3.5 四甲基哌啶氧化物氧化第23页
            1.3.3.6 聚合物接枝第23-24页
        1.3.4 纳米微晶纤维素复合材料第24-25页
    1.4 棉纤维纳米微晶第25-27页
        1.4.1 棉纤维的组成及结构第25-27页
        1.4.2 棉纤维纳米微晶的制备及特点第27页
    1.5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第27-30页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7-28页
        1.5.2 主要研究内容第28-29页
        1.5.3 本论文创新之处第29-30页
第二章 NR/CB/WCN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第30-58页
    2.1 引言第30-31页
    2.2 实验部分第31-36页
        2.2.1 实验原料及配方第31页
        2.2.2 废棉纳米微晶纤维素(WCNC)的制备第31-32页
            2.2.2.1 WCNC制备条件的确定第31-32页
            2.2.2.1 WCNC的制备过程第32页
        2.2.3 NR/WCNC复合物的制备第32页
        2.2.4 NR/CB/WCNC复合材料的制备第32-33页
        2.2.5 测试与表征第33-36页
            2.2.5.1 微观形貌(SEM)测试第33页
            2.2.5.2 WCNC结晶结构(XRD)测试第33页
            2.2.5.3 WCNC的粒径及其分布测试第33页
            2.2.5.4 混炼胶加工性能测试第33页
            2.2.5.5 硫化特性测试第33-34页
            2.2.5.6 NMR交联密度测试第34页
            2.2.5.7 力学性能测试第34页
            2.2.5.8 热空气老化性能测试第34页
            2.2.5.9 磨耗性能测试第34页
            2.2.5.10 动态压缩生热性能测试第34-35页
            2.2.5.11 屈挠龟裂性能测试第35页
            2.2.5.12 动态机械性能(DMA)测试第35页
            2.2.5.13 热重(TGA)测试第35页
            2.2.5.14 吸水性测试第35-36页
            2.2.5.15 降解性测试第36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6-56页
        2.3.1 废棉纳米微晶纤维素(WCNC)的形貌结构及粒径第36-38页
            2.3.1.1 WCNC的形貌特征第36-37页
            2.3.1.2 WCNC的结晶结构(XRD)分析第37页
            2.3.1.3 WCNC的粒径及粒径分布第37-38页
        2.3.2 NR/CB/WCNC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第38-39页
        2.3.3 NR/CB/WCNC复合材料的硫化性能第39-43页
            2.3.3.1 NR/CB/WCNC复合材料硫化动力学分析第39-41页
            2.3.3.2 NR/CB/WCNC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第41-43页
        2.3.4 NR/CB/WCNC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第43页
        2.3.5 NR/CB/WCNC复合材料的NMR交联密度第43-44页
        2.3.6 NR/CB/WCN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第44-46页
        2.3.7 NR/CB/WCNC复合材料的热空气老化性能第46-48页
        2.3.8 NR/CB/WCNC复合材料的耐磨耗性能第48页
        2.3.9 NR/CB/WCNC复合材料的动态压缩生热性能第48-50页
        2.3.10 NR/CB/WCNC复合材料的屈挠龟裂性能第50-51页
        2.3.11 NR/CB/WCNC复合材料的动态机械(DMA)性能第51-53页
        2.3.12 NR/CB/WCNC复合材料的热重(TGA)分析第53-54页
        2.3.13 NR/CB/WCNC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分析第54-55页
        2.3.14 NR/CB/WCNC复合材料的降解性能第55-56页
    2.4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三章 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改性WCNC部分替代CB补强天然橡胶第58-77页
    3.1 引言第58页
    3.2 实验部分第58-62页
        3.2.1 实验原料及配方第58-59页
        3.2.2 废棉纳米微晶纤维素(WCNC)的制备第59页
        3.2.3 KH550改性废棉纳米微晶纤维素(m-WCNC)的制备第59页
        3.2.4 天然橡胶/改性废棉纳米微晶纤维素复合物(NR/m-WCNC)的制备第59-60页
        3.2.5 NR/CB/m-WCNC复合材料的制备第60页
        3.2.6 测试与表征第60-62页
            3.2.6.1 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60-61页
            3.2.6.2 表面润湿性分析第61页
            3.2.6.3 微观形貌(SEM)分析第61页
            3.2.6.4 混炼胶加工性能分析第61页
            3.2.6.5 硫化特性分析第61页
            3.2.6.6 NMR交联密度分析第61页
            3.2.6.7 力学性能分析第61页
            3.2.6.8 磨耗性能分析第61页
            3.2.6.9 动态压缩生热性能分析第61页
            3.2.6.10 屈挠龟裂性能分析第61页
            3.2.6.11 动态热机械性能(DMA)分析第61页
            3.2.6.12 热重(TGA)分析第61-6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2-76页
        3.3.1 KH550对废棉纳米微晶纤维素的改性研究第62-65页
            3.3.1.1 改性WCNC的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62-63页
            3.3.1.2 改性WCNC的热重(TGA)分析第63-64页
            3.3.1.3 改性WCNC的润湿性分析第64页
            3.3.1.4 改性WCNC的微观形态分析第64-65页
        3.3.2 改性WCNC对NR/CB复合材料加工性能的影响第65-66页
        3.3.3 改性WCNC对NR/CB复合材料硫化性能的影响第66-67页
        3.3.4 改性WCNC对NR/CB复合材料NMR交联密度的影响第67-68页
        3.3.5 改性WCNC对NR/CB复合材料微观形貌的影响第68-69页
        3.3.6 改性WCNC对NR/CB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第69-70页
        3.3.7 改性WCNC对NR/CB复合材料磨耗性能的影响第70-71页
        3.3.8 改性WCNC对NR/CB复合材料压缩生热性能的影响第71-72页
        3.3.9 改性WCNC对NR/CB复合材料曲挠龟裂性能的影响第72-73页
        3.3.10 改性WCNC对NR/CB复合材料动态机械性能的影响第73-74页
        3.3.11 改性WCNC对NR/CB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第74-76页
    3.4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四章 改性剂RH对NR/CB/WCNC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第77-91页
    4.1 引言第77页
    4.2 实验部分第77-80页
        4.2.1 实验原料及配方第77-78页
        4.2.2 废棉纳米微晶纤维素(WCNC)的制备第78页
        4.2.3 天然橡胶/ WCNC复合物的制备第78页
        4.2.4 NR/CB/WCNC/RH复合材料的制备第78-79页
        4.2.5 测试与表征第79-80页
            4.2.5.1 微观形貌(SEM)分析第79页
            4.2.5.2 混炼胶加工性能分析第79页
            4.2.5.3 硫化特性分析第79页
            4.2.5.4 NMR交联密度分析第79页
            4.2.5.5 力学性能分析第79页
            4.2.5.6 磨耗性能分析第79页
            4.2.5.7 动态压缩生热性能分析第79-80页
            4.2.5.8 屈挠龟裂性能分析第80页
            4.2.5.9 动态机械性能(DMA)分析第80页
            4.2.5.10 热重(TGA)分析第8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80-90页
        4.3.1 RH对NR/CB/WCNC复合材料加工性能的影响第80页
        4.3.2 RH对NR/CB/WCNC复合材料硫化性能的影响第80-82页
        4.3.3 RH对NR/CB/WCNC复合材料表观交联密度的影响第82页
        4.3.4 RH对NR/CB/WCNC复合材料微观形貌的影响第82-83页
        4.3.5 RH对NR/CB/WCN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第83-85页
        4.3.6 RH对NR/CB/WCNC复合材料磨耗性能的影响第85-86页
        4.3.7 RH对NR/CB/WCNC复合材料动态压缩生热性能的影响第86-87页
        4.3.8 RH对NR/CB/WCNC复合材料曲挠龟裂性能的影响第87-88页
        4.3.9 RH对NR/CB/WCNC复合材料动态机械性能的影响第88-89页
        4.3.10 RH对NR/CB/WCNC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第89-90页
    4.4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结论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10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05-106页
致谢第106-107页
附件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课堂导入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烟台三中为例
下一篇:人才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