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 1.1 多铁性简介 | 第11-12页 |
| 1.2 多铁性材料简介 | 第12-14页 |
| 1.3 多铁功能材料的种类 | 第14-15页 |
| 1.4 钙钛矿体系多铁性材料的结构 | 第15-17页 |
| 1.5 多铁性材料的应用 | 第17-18页 |
| 1.6 本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磁电多铁材料:BiFeO_3 | 第20-30页 |
| 2.1 铁酸铋的晶格结构 | 第20-21页 |
| 2.2 铁酸铋的四种晶格畸变 | 第21-24页 |
| 2.2.1 双Fe-O_6八面体的反向旋转畸变 | 第21-23页 |
| 2.2.2 单Fe-O_6八面体的扭曲畸变 | 第23页 |
| 2.2.3 单Fe-O_6八面体的拉伸畸变 | 第23页 |
| 2.2.4 Bi-Fe的位移畸变 | 第23-24页 |
| 2.3 铁酸铋的铁电性质 | 第24-25页 |
| 2.4 铁酸铋的铁磁性质 | 第25-26页 |
| 2.5 铁酸铋的研究瓶颈 | 第26-27页 |
| 2.6 铁酸铋的掺杂 | 第27-29页 |
| 2.7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BiFeO_3的制备、表征和理论基础 | 第30-43页 |
| 3.1 溶胶‐凝胶法 | 第30-31页 |
| 3.2 X射线衍射(XRD) | 第31页 |
| 3.3 Rietveld精修 | 第31-33页 |
| 3.4 XRD峰的半高宽(FWHM)与德拜-谢乐公式 | 第33-34页 |
| 3.5 场发射扫描电镜图(FESEM图) | 第34页 |
| 3.6 拉曼(Raman)测量 | 第34-35页 |
| 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35-36页 |
| 3.8 磁性能测量(M-H曲线) | 第36-38页 |
| 3.9 吸收光谱测量 | 第38-39页 |
| 3.10 超交换作用 | 第39-40页 |
| 3.11 DM相互作用 | 第40-41页 |
| 3.12 Jahn-Teller效应 | 第41-42页 |
| 3.1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Nb掺杂对BiFeO_3的结构、磁学和光学性质的影响 | 第43-55页 |
| 4.1 BiFe_(1-x)Nb_xO_3样品的XRD图谱 | 第43-44页 |
| 4.2 BiFe_(1-x)Nb_xO_3样品晶粒半径 | 第44-45页 |
| 4.3 BiFe_(1-x)Nb_xO_3样品XRD图谱的Rietveld精修 | 第45-47页 |
| 4.4 BiFe_(1-x)Nb_xO_3样品的晶胞常数 | 第47页 |
| 4.5 BiFe_(1-x)Nb_xO_3样品的晶格畸变 | 第47-49页 |
| 4.6 BiFe_(1-x)Nb_xO_3样品的XPS图谱 | 第49-50页 |
| 4.7 BiFe_(1-x)Nb_xO_3样品的拉曼图谱 | 第50-52页 |
| 4.8 BiFe_(1-x)Nb_xO_3样品的磁学性质 | 第52-53页 |
| 4.9 BiFe_(1-x)Nb_xO_3样品的吸收光谱 | 第53-54页 |
| 4.10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五章 Nb、K共掺对BiFeO_3纳米晶体的晶体结构和磁学性质的影响 | 第55-69页 |
| 5.1 Bi_(1-x)K_xFe_(1-x)Nb_xO_3样品的XRD图谱 | 第55-56页 |
| 5.2 Bi_(1-x)K_xFe_(1-x)Nb_xO_3样品晶粒半径 | 第56-57页 |
| 5.3 Bi_(1-x)K_xFe_(1-x)Nb_xO_3样品XRD图谱的Rietveld精修 | 第57页 |
| 5.4 Bi_(1-x)K_xFe_(1-x)Nb_xO_3样品的晶胞常数 | 第57-59页 |
| 5.5 Bi_(1-x)K_xFe_(1-x)Nb_xO_3样品的晶格畸变 | 第59-60页 |
| 5.6 Bi_(1-x)K_xFe_(1-x)Nb_xO_3样品的XPS图谱 | 第60-61页 |
| 5.7 Bi_(1-x)K_xFe_(1-x)Nb_xO_3样品的拉曼图谱 | 第61-62页 |
| 5.8 Bi_(1-x)K_xFe_(1-x)Nb_xO_3样品的磁学性质 | 第62-63页 |
| 5.9 束缚磁极化子(bound magnetic polaron BMP) | 第63-66页 |
| 5.10 Bi_(1-x)K_xFe_(1-x)Nb_xO_3样品磁性增强的BMP解释 | 第66-67页 |
| 5.11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 结论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附件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