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裁判公信力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导论 | 第10-13页 |
| 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 3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1 司法裁判公信力内涵分析 | 第13-16页 |
| 1.1 司法裁判与公信力 | 第13-14页 |
| 1.2 司法裁判公信力内涵 | 第14-16页 |
| 1.2.1 司法裁判公信力产生的必要性 | 第14-15页 |
| 1.2.2 司法裁判公信力涵义 | 第15-16页 |
| 1.2.3 司法裁判公信力的特点 | 第16页 |
| 2 司法裁判公信力的评价标准 | 第16-21页 |
| 2.1 法律标准 | 第17-20页 |
| 2.1.1 法律标准的特点 | 第17页 |
| 2.1.2 法律标准的内容 | 第17-19页 |
| 2.1.3 法律标准的不足 | 第19-20页 |
| 2.2 社会标准 | 第20-21页 |
| 2.2.1 社会评价标准的特点 | 第20页 |
| 2.2.2 社会评价标准的内容 | 第20-21页 |
| 3 我国司法裁判公信力存在的问题 | 第21-23页 |
| 3.1 司法独立性缺失 | 第21-22页 |
| 3.2 司法裁判说服力低 | 第22页 |
| 3.3 司法裁判执行难 | 第22-23页 |
| 3.4 司法腐败 | 第23页 |
| 4 我国司法裁判公信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23-30页 |
| 4.1 司法裁判公信力缺失的社会原因 | 第23-25页 |
| 4.2 司法裁判公信力缺失的体制原因 | 第25-26页 |
| 4.2.1 法官的等级化 | 第25页 |
| 4.2.2 司法的行政化 | 第25页 |
| 4.2.3 司法的功利化 | 第25-26页 |
| 4.2.4 司法的地方化 | 第26页 |
| 4.3 司法运行系统的原因 | 第26-30页 |
| 4.3.1 审判缺乏独立性 | 第26-27页 |
| 4.3.2 审判程序存在问题 | 第27-28页 |
| 4.3.3 涉诉信访制度存在问题 | 第28-29页 |
| 4.3.4 法官自身素质不足 | 第29-30页 |
| 5 提升司法裁判公信力的途径 | 第30-38页 |
| 5.1 司法的去行政化 | 第30-34页 |
| 5.1.1 明确上下级法院之间的关系 | 第30-31页 |
| 5.1.2 法院人事和财政独立 | 第31-32页 |
| 5.1.3 明确法院与人大、党委间的关系 | 第32-34页 |
| 5.2 法院裁判过程的公开 | 第34-35页 |
| 5.2.1 裁判理由的公开 | 第34页 |
| 5.2.2 司法文书的公开 | 第34-35页 |
| 5.2.3 执行信息的公开 | 第35页 |
| 5.3 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 | 第35-36页 |
| 5.4 提升法官素质 | 第36-38页 |
| 5.4.1 提升业务素质 | 第37-38页 |
| 5.4.2 提升法官的道德素质 | 第38页 |
| 结语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