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3页 |
1.1 PED的发生史 | 第12-13页 |
1.1.1 PEDV的发生与发展 | 第12-13页 |
1.1.2 PEDV的流行现状 | 第13页 |
1.2 PED的流行特点 | 第13-16页 |
1.2.1 传染与传播 | 第13-14页 |
1.2.2 临床症状 | 第14页 |
1.2.3 病原感染后的组织嗜性 | 第14-15页 |
1.2.4 组织病理变化 | 第15页 |
1.2.5 PEDV的感染特点 | 第15-16页 |
1.3 PEDV的病原学特征 | 第16-21页 |
1.3.1 PEDV病原学分类地位 | 第16-17页 |
1.3.2 PEDV生物与理化性质 | 第17页 |
1.3.3 PEDV的分离与培养特性 | 第17-18页 |
1.3.4 PEDV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 第18-20页 |
1.3.5 PEDV与冠状病毒 | 第20-21页 |
1.4 PEDV的诊断与防控 | 第21-22页 |
1.4.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第21页 |
1.4.2 PEDV的防控 | 第21-22页 |
1.4.3 其它防控措施 | 第22页 |
1.5 目的与意义 | 第22-23页 |
第二章 PEDV流行毒FJzz1/2011株对仔猪的致病性分析 | 第23-55页 |
摘要 | 第23页 |
前言 | 第23-24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4-35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2.1.2 PEDV流行毒FJzz1/2011株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 第25-34页 |
2.1.3 PEDV流行毒FJzz1/2011株对仔猪的致病性分析 | 第34-35页 |
2.2 结果 | 第35-51页 |
2.2.1 PEDV流行毒FJzz1/2011株的生物学特性 | 第35-44页 |
2.2.2 PEDV流行毒FJzz1/2011株对仔猪的致病性分析 | 第44-51页 |
2.3 讨论 | 第51-55页 |
第三章 PEDV流行毒FJzz1/2011株N蛋白抗原表位的鉴定 | 第55-81页 |
摘要 | 第55页 |
前言 | 第55-56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56-66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56页 |
3.1.2 PEDV流行毒N蛋白的表达 | 第56-59页 |
3.1.3 PEDV-N蛋白抗原表位的筛选 | 第59-60页 |
3.1.4 单抗PN-D6抗原表位的鉴定 | 第60-62页 |
3.1.5 PN-D4对应抗原表位的鉴定 | 第62-64页 |
3.1.6 抗原表位EP-D4、EP-D6的Western-Blot鉴定 | 第64页 |
3.1.7 PN-D6与PN-D4抗原表位分析 | 第64-66页 |
3.1.8 EP-D4及EP-D6的特异性检测 | 第66页 |
3.1.9 单抗PN-D6和PN-D4在病毒感染细胞中的定位 | 第66页 |
3.2 结果 | 第66-78页 |
3.2.1 PEDV-N、N1及N2蛋白的表达与鉴定 | 第66-67页 |
3.2.2 PEDV-N蛋白表位的筛选 | 第67-69页 |
3.2.3 PN-D6抗原表位的鉴定 | 第69-71页 |
3.2.4 PN-D4抗原表位的鉴定 | 第71-74页 |
3.2.5 EP-D4及EP-D6的Western-Blot分析 | 第74页 |
3.2.6 PN-D6抗原表位的分析 | 第74-76页 |
3.2.7 PN-D4抗原表位的分析 | 第76-77页 |
3.2.8 EP-D4及EP-D6的特异性检测 | 第77页 |
3.2.9 PN-D6与PN-D4在病毒感染细胞中的定位 | 第77-78页 |
3.3 讨论 | 第78-81页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作者简历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