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化学论文

基于人教版和美国IB高中化学教材中化学平衡内容比较的教学设计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选题缘由第9-13页
    1.1 呼应科学素养第9页
    1.2 化学平衡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第9-10页
    1.3 研究的意义第10页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0-13页
        1.4.1 研究内容第10页
        1.4.2 研究方法第10-13页
2 文献综述第13-27页
    2.1 核心概念界定第13-16页
        2.1.1 化学教材第13页
        2.1.2 教学设计第13-15页
        2.1.3 化学教学设计第15-16页
        2.1.4 化学平衡的界定第16页
    2.2 研究现状第16-27页
        2.2.1 化学教材比较的相关研究第16-18页
        2.2.2“化学平衡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综述第18-21页
        2.2.3“影响化学平衡移动因素”的教学设计综述第21-26页
        2.2.4“化学平衡”教学设计现有研究的特点与不足第26-27页
3 教学背景分析第27-35页
    3.1 教材简介第27-29页
        3.1.1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第27页
        3.1.2 美国IB高中化学教材第27-29页
    3.2 课程标准分析第29-35页
4 教学内容分析第35-47页
    4.1“化学平衡”结构体系分析第35-38页
        4.1.1“化学平衡”在人教版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第35-37页
        4.1.2 化学平衡内容编排思路第37-38页
    4.2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编排特点第38-43页
        4.2.1. 浓度影响第38-41页
        4.2.2. 温度改变影响第41-43页
        4.2.3. 压强影响第43页
    4.3 化学平衡常数的编排特点第43-47页
5 教学目标分析第47-51页
    5.1 教学目标分类学理论第47页
    5.2“化学平衡”教学目标分析第47-51页
6 教学策略分析第51-57页
    6.1 教学策略概述第51-52页
    6.2 化学平衡的教学策略分析第52-57页
7“化学平衡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第57-79页
    7.1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第57-59页
        7.1.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化学平衡”教学设计的意义第57页
        7.1.2 信息加工理论对“化学平衡”教学设计的意义第57-58页
        7.1.3 情境认知理论对“化学平衡”教学设计的意义第58-59页
    7.2“化学平衡常数”的教学设计与评价第59-70页
        7.2.1“化学平衡常数”教学设计思路第59-62页
        7.2.2“化学平衡常数”课堂教学实证分析第62-64页
        7.2.3“化学平衡常数”教学设计修改与完善第64-70页
    7.3“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教学设计与评价第70-79页
        7.3.1“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教学设计思路第70-73页
        7.3.2“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教学设计实证分析第73-75页
        7.3.3“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教学设计修改与完善第75-79页
8 研究结论及启示第79-83页
    8.1 化学平衡内容结论第79-80页
    8.2 化学平衡教学建议第80页
    8.3 研究反思第80-83页
参考文献第83-85页
附录第85-97页
    附录I 化学平衡常数教学设计第85-91页
    附录II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教学设计第91-97页
致谢第97-99页
参加课题和发表论文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步行街街道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下一篇:淮北市卓越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