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马克思正义思想的人学意蕴

附件第3-4页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18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二、文献研究综述第11-16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三)目前研究不足的现状分析第15-16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页
    四、论文创新点第16-18页
第一章 马克思正义思想的逻辑进程第18-28页
    1.1 从《博士论文》至《莱茵报》阶段第18-21页
        1.1.1 倡导社会正义的理性精神第18-20页
        1.1.2 抽象的思辨正义第20-21页
    1.2 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至《巴黎手稿》阶段第21-24页
        1.2.1 找寻社会正义的物质基础第21-22页
        1.2.2 鲜明的唯物色彩第22-24页
    1.3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至《哥达纲领批判》阶段第24-28页
        1.3.1 探索社会正义的实现路径第24-26页
        1.3.2 具体的实践正义第26-28页
第二章马克思正义思想的人学意蕴第28-36页
    2.1 马克思正义思想的人学理解第28-32页
        2.1.1 现实的人——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出发点第28-29页
        2.1.2 实践与人的异化——马克思正义思想的聚焦点第29-31页
        2.1.3 人的解放——马克思正义思想的落脚点第31-32页
    2.2 马克思正义思想之人学意蕴的具体表征第32-36页
        2.2.1“人的需要”是正义发展的持续动力第32-33页
        2.2.2“人的实践”是正义实现的主要方式第33-34页
        2.2.3“人的发展”是正义追求的人性价值第34-36页
第三章当代中国社会正义的构建及思考第36-45页
    3.1 反思批判现代西方社会正义的价值导向第36-39页
    3.2 当代中国社会正义的实现途径及其价值第39-45页
        3.2.1 坚持经济建设——明确“人”在生产力中的地位第39-40页
        3.2.2 推进制度改革——保障“人”的基本权利第40-41页
        3.2.3 解决民生问题——实现“人”的实质正义第41-42页
        3.2.4 加强文化发展——培育“人”的公正意识第42-43页
        3.2.5 实现生态正义——改善“人”的生存环境第43-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49-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宫·站·城”一体化研究--西安火车站城市节点整合
下一篇:FasL的特异性miRNA阻断舌鳞癌免疫逃逸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