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南充市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以必修1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页
    1.3 研究现状及趋势第10-13页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2 研究趋势第13页
    1.4 研究内容第13页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3-15页
        1.5.1 研究思路第13-14页
        1.5.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6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第15-16页
        1.6.1 研究的重难点第15页
        1.6.2 研究的创新点第15-16页
第2章 理论基础及地理新课标要求第16-22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6页
    2.2 理论基础第16-20页
        2.2.1 哲学理论第16-17页
        2.2.2 教育及心理学理论第17-20页
    2.3 地理新课标要求第20-22页
第3章 南充市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现状调查分析第22-36页
    3.1 调查目的第22页
    3.2 调查对象第22页
    3.3 调查内容第22页
    3.4 调查结果分析第22-30页
        3.4.1 地理教师基本信息第22-23页
        3.4.2 教师对地理课程资源了解及态度情况第23-25页
        3.4.3 地理硬件资源第25-26页
        3.4.4 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相关信息第26-27页
        3.4.5 地理课程资源应用的相关信息第27-28页
        3.4.6 地理课程资源管理情况第28-29页
        3.4.7 影响地理课程资源使用的因素第29页
        3.4.8 地理课程资源共享及培训第29-30页
    3.5 存在的问题分析第30-32页
        3.5.1 地理教师及学生对地理课程资源了解不够深入第30页
        3.5.2 地理教师对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不强第30-31页
        3.5.3 对硬件资源的了解和应用现状堪忧第31页
        3.5.4 地理课程资源开发阻力多第31页
        3.5.5 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主体模糊不清第31-32页
        3.5.6 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内容少且应用形式陈旧第32页
        3.5.7 地理课程资源管理不到位第32页
        3.5.8 地理课程资源共享意识不强、开发与应用培训少第32页
    3.6 影响因素分析第32-36页
        3.6.1 国家教育体制因素第32-33页
        3.6.2 地理教师因素第33页
        3.6.3 学校因素第33-34页
        3.6.4 学生及家长因素第34-35页
        3.6.5 社区因素第35-36页
第4章 南充市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第36-48页
    4.1 南充市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原则第36-37页
        4.1.1 校内为主校外为辅的原则第36页
        4.1.2 因时因地制宜原则第36页
        4.1.3 经济适宜原则第36页
        4.1.4 地方特色原则第36-37页
        4.1.5 学科特性原则第37页
        4.1.6 教育性原则第37页
    4.2 南充市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内容研究第37-48页
        4.2.1 南充市校内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第37-40页
        4.2.2 南充市校外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第40-48页
第5章 南充市地理课程资源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的案例分析第48-68页
    5.1 南充市地理课程资源应用第48页
        5.1.1 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第48页
        5.1.2 应用策略分析第48页
    5.2 南充市地理课程资源与地理必修1模块的整合第48-53页
    5.3 应用案例第53-64页
    5.4 应用效果分析第64-68页
        5.4.1 成绩比较分析第64页
        5.4.2 学生行为及可操作性分析第64-68页
第6章 结论与反思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附录第71-77页
致谢第77-80页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下一篇:区域发展环境与中小企业成长关系研究--来自浙江省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