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0-13页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2 研究趋势 | 第13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3-15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6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 第15-16页 |
1.6.1 研究的重难点 | 第15页 |
1.6.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地理新课标要求 | 第16-22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2.2.1 哲学理论 | 第16-17页 |
2.2.2 教育及心理学理论 | 第17-20页 |
2.3 地理新课标要求 | 第20-22页 |
第3章 南充市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现状调查分析 | 第22-36页 |
3.1 调查目的 | 第22页 |
3.2 调查对象 | 第22页 |
3.3 调查内容 | 第22页 |
3.4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2-30页 |
3.4.1 地理教师基本信息 | 第22-23页 |
3.4.2 教师对地理课程资源了解及态度情况 | 第23-25页 |
3.4.3 地理硬件资源 | 第25-26页 |
3.4.4 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相关信息 | 第26-27页 |
3.4.5 地理课程资源应用的相关信息 | 第27-28页 |
3.4.6 地理课程资源管理情况 | 第28-29页 |
3.4.7 影响地理课程资源使用的因素 | 第29页 |
3.4.8 地理课程资源共享及培训 | 第29-30页 |
3.5 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0-32页 |
3.5.1 地理教师及学生对地理课程资源了解不够深入 | 第30页 |
3.5.2 地理教师对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不强 | 第30-31页 |
3.5.3 对硬件资源的了解和应用现状堪忧 | 第31页 |
3.5.4 地理课程资源开发阻力多 | 第31页 |
3.5.5 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主体模糊不清 | 第31-32页 |
3.5.6 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内容少且应用形式陈旧 | 第32页 |
3.5.7 地理课程资源管理不到位 | 第32页 |
3.5.8 地理课程资源共享意识不强、开发与应用培训少 | 第32页 |
3.6 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36页 |
3.6.1 国家教育体制因素 | 第32-33页 |
3.6.2 地理教师因素 | 第33页 |
3.6.3 学校因素 | 第33-34页 |
3.6.4 学生及家长因素 | 第34-35页 |
3.6.5 社区因素 | 第35-36页 |
第4章 南充市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 | 第36-48页 |
4.1 南充市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原则 | 第36-37页 |
4.1.1 校内为主校外为辅的原则 | 第36页 |
4.1.2 因时因地制宜原则 | 第36页 |
4.1.3 经济适宜原则 | 第36页 |
4.1.4 地方特色原则 | 第36-37页 |
4.1.5 学科特性原则 | 第37页 |
4.1.6 教育性原则 | 第37页 |
4.2 南充市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内容研究 | 第37-48页 |
4.2.1 南充市校内地理课程资源开发 | 第37-40页 |
4.2.2 南充市校外地理课程资源开发 | 第40-48页 |
第5章 南充市地理课程资源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的案例分析 | 第48-68页 |
5.1 南充市地理课程资源应用 | 第48页 |
5.1.1 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48页 |
5.1.2 应用策略分析 | 第48页 |
5.2 南充市地理课程资源与地理必修1模块的整合 | 第48-53页 |
5.3 应用案例 | 第53-64页 |
5.4 应用效果分析 | 第64-68页 |
5.4.1 成绩比较分析 | 第64页 |
5.4.2 学生行为及可操作性分析 | 第64-68页 |
第6章 结论与反思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附录 | 第71-77页 |
致谢 | 第77-80页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