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制剂学论文

无载体自组装纳米药物制备及其化疗—光动力协同抗肿瘤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21页
    1.1 化疗的概述第9页
    1.2 光动力疗法的概述第9-14页
        1.2.1 光动力疗法的发展过程第10-11页
        1.2.2 光动力疗法的作用机制第11-12页
        1.2.3 光动力疗法的基本特点第12-13页
        1.2.4 光动力疗法的临床应用第13-14页
    1.3 药物载体材料的概述第14-17页
        1.3.1 脂质体第15-16页
        1.3.2 胶束载体第16页
        1.3.3 上转换纳米载体第16-17页
    1.4 联合治疗第17-19页
    1.5 选题的意义与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2章 基于光敏剂与化疗药物的纳米粒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第21-37页
    2.1 引言第21-22页
    2.2 实验部分第22-25页
        2.2.1 实验材料与药品第22页
        2.2.2 实验仪器第22-23页
        2.2.3 不同尺寸纳米粒子的制备第23-24页
        2.2.4 阿霉素-二氢卟吩e6纳米粒子的紫外-可见光谱第24页
        2.2.5 阿霉素-二氢卟吩e6纳米粒子的形貌表征第24页
        2.2.6 阿霉素-二氢卟吩e6纳米粒子的含量测定第24-25页
        2.2.7 阿霉素-二氢卟吩e6纳米粒子的体外释放第2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5-35页
        2.3.1 阿霉素-二氢卟吩e6纳米粒子的制备第25-28页
        2.3.2 不同尺度纳米粒子的表征第28-31页
        2.3.3 阿霉素-二氢卟吩e6纳米粒子的作用和机理第31-34页
        2.3.4 阿霉素-二氢卟吩e6纳米粒子的载药量第34-35页
        2.3.5 阿霉素-二氢卟吩e6纳米粒子的体外释放第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3章 阿霉素-二氢卟吩e6纳米粒子治疗肿瘤的细胞生物学研究第37-47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实验部分第37-40页
        3.2.1 实验材料与药品第37-38页
        3.2.2 实验仪器第38-39页
        3.2.3 细胞培养第39页
        3.2.4 阿霉素-二氢卟吩e6纳米粒子的细胞摄取研究第39页
        3.2.5 阿霉素-二氢卟吩e6纳米粒子的细胞毒性评价第39-4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0-45页
        3.3.1 肿瘤细胞对阿霉素-二氢卟吩e6纳米粒子的摄取第40-42页
        3.3.2 阿霉素-二氢卟吩e6纳米粒子对肿瘤细胞的暗毒性第42-44页
        3.3.3 阿霉素-二氢卟吩e6纳米粒子的体外联合疗效第44-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4章 阿霉素-二氢卟吩e6纳米粒子治疗肿瘤的体内实验研究第47-58页
    4.1 引言第47页
    4.2 实验部分第47-50页
        4.2.1 实验药品第47-48页
        4.2.2 实验仪器第48-49页
        4.2.3 实验内容与方法第49-5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0-56页
        4.3.1 阿霉素-二氢卟吩e6粒子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第50-52页
        4.3.2 阿霉素-二氢卟吩e6纳米粒子在小鼠体内的肿瘤生长曲线第52-54页
        4.3.3 阿霉素-二氢卟吩e6纳米粒子在小鼠体内的安全性评价第54-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结论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慈善组织内部运行机制研究--以长沙市博爱凤亭家园为例
下一篇:基于回购担保模式和返利契约的汽车供应链金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