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六边形网格的全球标量数据体绘制方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全球数据体绘制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球面离散网格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第2章 球面六边形网格的构建和存储结构 | 第15-21页 |
2.1 基础多面体的选取 | 第15-16页 |
2.2 网格形状的选取 | 第16-17页 |
2.3 网格数据的生成 | 第17-18页 |
2.4 网格数据的组织 | 第18-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数据预处理 | 第21-31页 |
3.1 三维标量体数据 | 第21-22页 |
3.2 基于六边形网格的体数据 | 第22-24页 |
3.2.1 确定数据绑定位置 | 第22-23页 |
3.2.2 数据绑定 | 第23-24页 |
3.3 经纬度与三角形单元编码的转换 | 第24-30页 |
3.3.1 生成三角形单元 | 第25-26页 |
3.3.2 建立经纬度与三角形单元对应关系 | 第26-27页 |
3.3.3 由经纬度查找三角形单元 | 第27-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基于CUDA和六边形网格的体绘制算法 | 第31-44页 |
4.1 CUDA简介 | 第31-32页 |
4.2 体绘制和光线投射算法原理 | 第32-35页 |
4.2.1 光线投射算法原理 | 第32-33页 |
4.2.2 光线投射的两种实现方法 | 第33-35页 |
4.3 基于六边形网格的体绘制算法 | 第35-43页 |
4.3.1 生成光线与体数据的前后交点 | 第35-39页 |
4.3.2 光线投射算法 | 第39-41页 |
4.3.3 插值运算 | 第41-42页 |
4.3.4 传递函数设计 | 第42-43页 |
4.3.5 显示纹理 | 第4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 第44-54页 |
5.1 环境配置和工具介绍 | 第44-45页 |
5.2 平台集成 | 第45页 |
5.3 体绘制系统框架和交互优化 | 第45-48页 |
5.3.1 体绘制系统框架 | 第45-47页 |
5.3.2 交互优化 | 第47-48页 |
5.4 实验结果及对比分析 | 第48-54页 |
5.4.1 体绘制效果分析 | 第48-51页 |
5.4.2 体绘制性能分析 | 第51-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