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一)教学策略的含义 | 第10-11页 |
(二)教学策略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三)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四)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手段 | 第13-14页 |
(五)有效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实施 | 第14-15页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17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四、研究主要问题及创新点 | 第17-18页 |
(一)主要研究问题 | 第17页 |
(二)独特之处及创新点 | 第17-18页 |
五、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第18-21页 |
(一)研究运用的主要方法 | 第18页 |
(二)研究思路及流程图 | 第18-21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基础 | 第21-27页 |
一、有效教学策略 | 第21-22页 |
(一)有效教学 | 第21-22页 |
(二)有效教学策略 | 第22页 |
二、SDP课程 | 第22-24页 |
(一)什么是SDP课程 | 第22页 |
(二)SDP课程目标及教学内容 | 第22-23页 |
(三)SDP课程教学特点 | 第23-24页 |
(四)SDP课程的研究现状 | 第24页 |
三、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一)课程实施理论 | 第24-26页 |
(二)教学策略设计理论 | 第26-27页 |
第三章SDP课程实施的需求调查——以S中学为例 | 第27-42页 |
一、SDP课程的实施背景 | 第27-28页 |
(一)SDP课程开发的起因 | 第27页 |
(二)SDP课程的性质 | 第27-28页 |
(三)SDP课程的实施 | 第28页 |
二、S中学SDP课程实施需求调查 | 第28-42页 |
(一)问卷设计及调查抽样 | 第29页 |
(二)学生问卷的回收及统计 | 第29-38页 |
(三)结果分析 | 第38-42页 |
第四章SDP课程有效教学策略调查与讨论分析 | 第42-59页 |
一、SDP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观察 | 第42-53页 |
(一)SDP课堂教学技能观察量表的制定 | 第43-44页 |
(二)文科2班与文科1班观察分析SDP有效教学策略 | 第44-50页 |
(三)文科2班与理科2班观察分析SDP有效教学策略 | 第50-53页 |
二、SDP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情况调查 | 第53-55页 |
(一)SDP师生互动教学策略量表 | 第53-54页 |
(二)文科2班与文科1班课堂师生互动教学行为观察 | 第54页 |
(三)学生个别群体师生互动教学策略分析 | 第54-55页 |
三、课堂有效教学的困难与问题分析 | 第55-59页 |
(一)课堂交流缺少互动,忽视引导语言交流策略 | 第55-56页 |
(二)学生信息理解不到位,忽视引导听力阅读策略 | 第56-57页 |
(三)小组合作混乱无序,倾听规则解析不透彻 | 第57页 |
(四)教学形式分配不均,师生提问活动比例过重 | 第57-59页 |
第五章 有效教学策略建议 | 第59-71页 |
一、问题引导策略 | 第59-60页 |
二、日志反思策略 | 第60-61页 |
三、语言交流策略 | 第61-62页 |
四、听读理解策略 | 第62-64页 |
五、图表支架策略 | 第64-65页 |
六、对话互动策略 | 第65-67页 |
七、合作学习策略 | 第67-69页 |
八、教师档案袋策略 | 第69-71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71-72页 |
附录 | 第72-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