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20页 |
1.2.1 国外航天工程可靠性保障工作概况 | 第10-14页 |
1.2.2 国内军工型号可靠性保障工作概况 | 第14-15页 |
1.2.3 可靠性技术的发展和历史演变 | 第15-17页 |
1.2.4 可靠性技术在航天型号中应用基本情况 | 第17-19页 |
1.2.5 可靠性保障体系相关研究 | 第19-20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2章 航天YZJS院型号研制可靠性保障工作存在问题分析 | 第22-29页 |
2.1 可靠性工作组织管理不完善 | 第22-24页 |
2.1.1 可靠性管理和技术组织缺失 | 第22-23页 |
2.1.2 可靠性专业机构与型号工程脱节 | 第23页 |
2.1.3 可靠性专业人员职责不明 | 第23-24页 |
2.2 可靠性工作流程不规范 | 第24-25页 |
2.2.1 型号可靠性工作流程未有效落实 | 第24页 |
2.2.2 型号可靠性工作任务不清 | 第24-25页 |
2.2.3 可靠性工作要求不明确 | 第25页 |
2.3 可靠性工作技术支撑能力不够 | 第25-27页 |
2.3.1 可靠性技术研究与应用脱节 | 第25-26页 |
2.3.2 可靠性关键技术没有突破性进展 | 第26页 |
2.3.3 可靠性技术经验积累和指导性不强 | 第26-27页 |
2.4 可靠性工作条件保障不足 | 第27-28页 |
2.4.1 适用的支持工具不足 | 第27页 |
2.4.2 可靠性信息化水平存在差距 | 第27-28页 |
2.4.3 人才队伍及技术能力存在问题 | 第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航天YZJS院型号研制可靠性保障体系工作改进思路 | 第29-41页 |
3.1 完善可靠性工作组织管理 | 第29-35页 |
3.1.1 建立型号可靠性组织的矩阵式管理模式 | 第29-30页 |
3.1.2 建立型号可靠性工作的协调机制 | 第30-32页 |
3.1.3 明确相关人员岗位与职责 | 第32-35页 |
3.2 规范可靠性工作流程 | 第35页 |
3.3 提高可靠性工作技术支撑能力 | 第35-37页 |
3.3.1 可靠性工作方法 | 第35-36页 |
3.3.2 可靠性工作标准 | 第36-37页 |
3.4 保障可靠性工作条件 | 第37-40页 |
3.4.1 可靠性工作硬件条件保障 | 第37页 |
3.4.2 可靠性工作软件条件保障 | 第37-38页 |
3.4.3 可靠性信息的采集与管理 | 第38-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航天YZJS院型号研制可靠性保障体系构建 | 第41-63页 |
4.1 可靠性保障体系组成 | 第41-43页 |
4.2 可靠性组织体系建设 | 第43-48页 |
4.2.1 建立院可靠性管理机构 | 第43-44页 |
4.2.2 健全院可靠性专业机构 | 第44-45页 |
4.2.3 建立专业机构进入型号研制的工作机制 | 第45-46页 |
4.2.4 建立可靠性专业机构协同工作机制 | 第46页 |
4.2.5 建立可靠性工作专职队伍 | 第46-47页 |
4.2.6 健全可靠性专家队伍 | 第47-48页 |
4.3 可靠性流程体系建设 | 第48-49页 |
4.4 可靠性方法体系建设 | 第49-51页 |
4.4.1 可靠性设计方法建设 | 第49页 |
4.4.2 可靠性试验方法建设 | 第49-50页 |
4.4.3 可靠性评估方法建设 | 第50-51页 |
4.5 可靠性条件体系建设 | 第51-57页 |
4.5.1 硬件可靠性条件建设 | 第54-55页 |
4.5.2 软件可靠性条件建设 | 第55-57页 |
4.6 可靠性标准体系建设 | 第57-62页 |
4.6.1 可靠性标准体系的五维框架 | 第57-58页 |
4.6.2 标准代号命名规则 | 第58-59页 |
4.6.3 可靠性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框架 | 第59-61页 |
4.6.4 航天YZJS院型号可靠性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表 | 第61-62页 |
4.6.5 航天YZJS院型号可靠性标准规范编制需求清单 | 第6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附录 | 第69-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个人简历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