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临床研究 | 第8-17页 |
| 一、病例来源 | 第8页 |
| 二、病例选择 | 第8-9页 |
| (一)诊断标准 | 第8页 |
| (二)入选标准 | 第8-9页 |
| (三)排除标准 | 第9页 |
| (四)脱落标准 | 第9页 |
| (五)终止试验标准 | 第9页 |
| 三、一般资料分析 | 第9-12页 |
| (一)两组性别分布情况 | 第9页 |
| (二)两组患者年龄构成分布 | 第9页 |
| (三)两组患者病理类型比较 | 第9-10页 |
| (四)两组患者转移部位比较 | 第10页 |
| (五)两组患者肿瘤分期比较 | 第10页 |
| (六)治疗前中医症候评分 | 第10-11页 |
| (七)治疗前KPS(Karnofsky)评分比较 | 第11页 |
| (八)治疗前瘤体大小比较 | 第11-12页 |
| 四、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一)治疗方法 | 第12页 |
| (二)观察指标及方法 | 第12-13页 |
| (三)总体疗效评价标准 | 第13页 |
| (四)统计学方法 | 第13页 |
| 五、治疗结果分析 | 第13-16页 |
| 六、安全性分析 | 第16页 |
| 七、结论 | 第16-17页 |
| 讨论 | 第17-23页 |
| 一、中医对肺癌的认识 | 第17-18页 |
| (一)病名 | 第17页 |
| (二)病因病机 | 第17-18页 |
| 二、肺气不足,脾失运化是导致脾肺气虚型肺癌的基本病机 | 第18-19页 |
| (一)肺气不足、脾失运化的病因 | 第18页 |
| (二)肺气不足,宣发肃降不畅为肺积发生的基本病机 | 第18-19页 |
| (三)脾气虚,运化失司失肺积发生的重要病机 | 第19页 |
| (四)脾虚生痰,肺内邪踞共同导致肺积 | 第19页 |
| 三、化疗药物可进一步导致脾肺气虚 | 第19-20页 |
| 四、培土生金,健脾补肺是治疗脾肺气虚型肺癌的重要治法 | 第20页 |
| 五、益髓生血汤配合脾肺气虚型肺癌化疗,具有明确的减毒作用 | 第20-23页 |
| (一)益髓生血汤方解 | 第20页 |
| (二)益髓生血汤组成药物分析 | 第20-23页 |
| 结语 | 第23-24页 |
| 参考文献 | 第24-26页 |
| 综述 | 第26-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 附录 | 第30-33页 |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