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以太原督军府—钟鼓楼片区为例的保护控制导则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引言第9-15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1.1.1 太原府城督军府 -钟鼓楼片区保护规划背景第9-10页
        1.1.2 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保护控制体系的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范围和内容第12-13页
    1.4 研究工作方法和研究框架第13-15页
第2章 历史街区及其保护规划的相关理论第15-45页
    2.1 历史街区保护理论的发展第15-22页
        2.1.1 历史街区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概念形成与衍变第15-18页
        2.1.2 国际宪章与保护规划中的保护原则第18-22页
    2.2 其他相关理论及方法第22-26页
        2.2.1 城市设计与城市设计导则第22-23页
        2.2.2 控制性详细规划第23-24页
        2.2.3 城市更新的相关理论第24页
        2.2.4 城市保护的相关理论第24-25页
        2.2.5 类型学与城市文脉理论第25-26页
    2.3 国外历史街区保护的理论与控制方法第26-33页
        2.3.1 法国的保护区规划第26-30页
        2.3.2 国外其他历史街区保护案例第30-33页
    2.4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的理论与控制方法第33-43页
        2.4.1 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实践——以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为例第34-37页
        2.4.2 天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实践——以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为例第37-41页
        2.4.3 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实践——以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例第41-43页
    2.5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3章 历史街区保护控制体系构建第45-65页
    3.1 体系构建的原则与目标第45-46页
        3.1.1 保护控制的基本目标第45页
        3.1.2 保护控制的基本原则第45-46页
    3.2 保护控制的分类标准第46-49页
        3.2.1 保护区划划分标准第46页
        3.2.2 地块分类控制标准第46-48页
        3.2.3 建筑分类控制标准第48-49页
    3.3 保护控制要素库的构建第49-57页
        3.3.1 借鉴城市设计要素库第50-52页
        3.3.2 借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第52-53页
        3.3.3 借鉴历史街区与老城区保护的相关研究第53-56页
        3.3.4 保护控制要素库第56-57页
    3.4 保护控制导则成果表达第57-65页
        3.4.1 保护控制导则成果体系第57-62页
        3.4.2 保护控制要素的图则表达第62-65页
第4章 督军府-钟鼓楼片区保护控制导则研究第65-104页
    4.1 太原府城保护规划概述第65-71页
        4.1.1 太原府城的范围第65-66页
        4.1.2 太原府城保护规划相关背景第66-67页
        4.1.3 太原府城保护现存问题第67-68页
        4.1.4 本次太原府城保护规划的体系与主要内容第68-71页
    4.2 督军府 -钟鼓楼片区现状研究第71-86页
        4.2.1 历史文化遗产分布与保护现状第71-75页
        4.2.2 用地功能与现状建筑第75-79页
        4.2.3 公共空间现状第79-83页
        4.2.4 景观标志与场所现状第83-85页
        4.2.5 片区现状问题汇总第85-86页
    4.3 督军府 -钟鼓楼片区保护规划背景第86-89页
    4.4 督军府 -钟鼓楼片区保护控制策略第89-96页
        4.4.1 保护范围与保护区划第89-90页
        4.4.2 规划结构与规划策略第90-93页
        4.4.3 建筑保护更新与整治第93-94页
        4.4.4 街巷保护更新与整治第94-96页
    4.5 督军府 -钟鼓楼片区保护控制图则示范第96-104页
        4.5.1 保护控制总图图则示意第96-102页
        4.5.2 保护控制分图图则示意第102-104页
第5章 结语与展望第104-106页
    5.1 论文的主要观点第104-105页
    5.2 论文的局限第105页
    5.3 后续研究方向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0页
致谢第110-112页
图表索引第112-116页
附录A 督军府-钟鼓楼片区街巷设计导则示例第116-117页
附录B 督军府-钟鼓楼历史文化资源统计表第117-119页
附录C 督军府-钟鼓楼片区历史街巷统计表第119-122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信息技术匹配对企业敏捷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基于CAN总线的汽车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的应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