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1.2.1 资源错配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2.2 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16-20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0-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1.4 本文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21-24页 |
1.4.1 可能的创新 | 第21-22页 |
1.4.2 主要的不足 | 第22-24页 |
第二章 金融错配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 | 第24-34页 |
2.1 金融错配和技术创新的内涵 | 第24-26页 |
2.1.1 金融错配的内涵 | 第24-25页 |
2.1.2 技术创新的内涵 | 第25-26页 |
2.2 金融错配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关系模型 | 第26-29页 |
2.3 金融错配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机理 | 第29-34页 |
2.3.1 金融错配催生寻租活动影响企业技术创新 | 第29-30页 |
2.3.2 金融错配导致市场结构趋近垄断影响企业技术创新 | 第30-31页 |
2.3.3 金融错配导致研发创新面临融资约束影响企业技术创新 | 第31-34页 |
第三章 金融错配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证分析:基于长株潭地区企业数据的分析 | 第34-48页 |
3.1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 第34-36页 |
3.1.1 变量选取 | 第34-36页 |
3.1.2 模型构建 | 第36页 |
3.2 数据来源与统计描述 | 第36-39页 |
3.2.1 数据来源 | 第36-37页 |
3.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7-38页 |
3.2.3 Person相关系数检验 | 第38-39页 |
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39-46页 |
3.3.1 整体样本的实证分析 | 第39-41页 |
3.3.2 区分企业有制性质的对比实证分析 | 第41-43页 |
3.3.3 不同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 | 第43-46页 |
3.4 实证结论 | 第46-48页 |
第四章 改善金融错配、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 | 第48-52页 |
4.1 消除信贷所有制歧视,增强银行业竞争 | 第48-49页 |
4.1.1 成立服务民营企业的担保平台 | 第48页 |
4.1.2 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 第48-49页 |
4.2 补贴企业创新投入,减少对低效企业的保护 | 第49-50页 |
4.2.1 从财政或税收上支持企业创新 | 第49页 |
4.2.2 减少政府对信贷领域的干预 | 第49-50页 |
4.3 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扶持中小企业创新 | 第50-52页 |
4.3.1 增强债券与新三板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的功能 | 第50页 |
4.3.2 积极发展产权交易市场 | 第50-5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