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校校园纪念性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1 时代发展对高校及校园景观建设的关注 | 第11页 |
1.1.2 纪念性景观在校园景观中占有重要地位 | 第11-12页 |
1.1.3 针对性理论研究的欠缺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第16-17页 |
1.4.1 研究对象 | 第16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5.1 文献研究法 | 第17页 |
1.5.2 实地调研法 | 第17页 |
1.5.3 总结归纳法 | 第17-18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 校园纪念性景观相关理论研究 | 第19-24页 |
2.1 相关概念阐释及范围的界定 | 第19-21页 |
2.1.1 纪念 | 第19页 |
2.1.2 景观 | 第19页 |
2.1.3 纪念性景观 | 第19-20页 |
2.1.4 纪念性景观分类 | 第20-21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2.2.1 环境心理学 | 第21页 |
2.2.2 环境艺术设计理论 | 第21-22页 |
2.2.3 场所精神理论 | 第22页 |
2.3 校园纪念性景观的认知 | 第22-24页 |
2.3.1 校园纪念性景观 | 第22页 |
2.3.2 校园纪念性景观的作用 | 第22-24页 |
3 重庆高校校园纪念性景观现状调查研究 | 第24-79页 |
3.1 调查说明 | 第24-25页 |
3.1.1 重庆市高校发展概况 | 第24页 |
3.1.2 研究对象的确定 | 第24-25页 |
3.2 重庆高校校园纪念性景观建设现状 | 第25-69页 |
3.2.1 校园纪念性景观表现形式与分布特征 | 第25-30页 |
3.2.2 纪念性雕塑 | 第30-37页 |
3.2.3 纪念石 | 第37-41页 |
3.2.4 纪念碑 | 第41-45页 |
3.2.5 纪念亭 | 第45-49页 |
3.2.6 纪念树 | 第49-50页 |
3.2.7 主题纪念园 | 第50-59页 |
3.2.8 纪念性广场 | 第59-64页 |
3.2.9 纪念林 | 第64-69页 |
3.3 调查总结与分析 | 第69-79页 |
3.3.1 校园纪念性景观的空间类型及特点 | 第69-73页 |
3.3.2 校园纪念性景观主题特征与表达手法 | 第73-77页 |
3.3.3 校园纪念性景观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 第77-79页 |
4 重庆高校校园纪念性景观设计原则及策略 | 第79-94页 |
4.1 校园纪念性景观设计原则 | 第79-81页 |
4.1.1 传承历史文脉原则 | 第79页 |
4.1.2 体现景观生态原则 | 第79-80页 |
4.1.3 贯彻以人为本原则 | 第80页 |
4.1.4 突出个性特色原则 | 第80-81页 |
4.2 校园纪念性景观分类设计策略 | 第81-94页 |
4.2.1 独立型纪念性景观设计策略 | 第81-86页 |
4.2.2 广场型纪念性景观设计策略 | 第86-91页 |
4.2.3 绿野型纪念性景观设计策略 | 第91-94页 |
5 结论 | 第94-96页 |
5.1 结论 | 第94-95页 |
5.2 展望与不足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