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大黄、巴豆霜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药效机制及有效物质基础的探讨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缩略词表第10-11页
前言第11-13页
    研究现状、成果第11-12页
    研究目的、方法第12-13页
一、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第13-23页
    1.1 对象和方法第13-16页
        1.1.1 材料第13页
        1.1.2 方法第13-14页
        1.1.3 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建立的评价第14-16页
        1.1.4 统计学方法第16页
    1.2 结果第16-21页
        1.2.1 一般情况观察第16-18页
        1.2.2 DAI评分的比较第18-19页
        1.2.3 CMDI、HS评分较比第19-21页
    1.3 讨论第21-22页
        1.3.1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的研究第21页
        1.3.2 T N B S、乙醇浓度的选择第21-22页
        1.3.3 实验室环境的选择第22页
    1.4 小结第22-23页
二、巴豆霜、大黄对大鼠溃疡性结肠作用机制及有效物质基础的研究第23-43页
    2.1 对象和方法第23-28页
        2.1.1 对象第23-24页
        2.1.2 方法第24-25页
        2.1.3 标本采集和处理第25页
        2.1.4 指标检测第25-27页
        2.1.5 统计学分析第27-28页
    2.2 结果第28-35页
        2.2.1 一般情况第28-29页
        2.2.2 对结肠长度的影响第29-30页
        2.2.3 结肠组织CMDI、HPS较第30页
        2.2.4 对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比例的影响第30-32页
        2.2.5 对大鼠外周血IL-6、IL-10的影响第32-34页
        2.2.6 COX-2、ICAM-1 表达的影响第34-35页
    2.3 讨论第35-41页
        2.3.1 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病名的认识第35-36页
        2.3.2 大黄、巴豆霜治疗UC背景及理论依据第36-38页
        2.3.3 大黄、巴豆霜治疗UC机制探讨第38页
        2.3.4 大黄、巴豆霜对外周血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影响第38-39页
        2.3.5 大黄、巴豆霜促进抗炎因子与抑炎因子平衡的回复第39-40页
        2.3.6 下调COX-2、ICAM-1的表达第40-41页
    2.4 小结第41-43页
三、药物成分组合对H2O2诱导IEC-6 凋亡的影响第43-67页
    3.1 对象和方法第43-55页
        3.1.1 对象第43-46页
        3.1.2 方法第46-55页
    3.2 结果第55-62页
        3.2.1MTT法检测结果第55-57页
        3.2.2 实验用药对凋亡细胞DNA影响第57-58页
        3.2.3 实验用药对不同时期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第58-59页
        3.2.4 Tunnel法检测不同药物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第59-60页
        3.2.5 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第60-61页
        3.2.6 实验用药对IEC-6 细胞Caspase-3 蛋白表达的影响第61-62页
    3.3 讨论第62-66页
        3.3.1 IEC-6 细胞对于评价药物肠粘膜损伤保护的可行性第63-64页
        3.3.2 药物预处理后,细胞增殖明显第64页
        3.3.3 实验用药对细胞中晚期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第64-65页
        3.3.4 药物对Caspase-3 表达的影响第65-66页
    小结第66-67页
全文结论第67-68页
论文创新点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附录第74-78页
综述第78-106页
    综述一 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第78-82页
    综述二 中西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第82-88页
    综述三 肠屏障受损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第88-97页
    综述参考文献第97-106页
致谢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特征与传承—海南传统地域建筑研究
下一篇:W公司生物制品研发成本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