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与传承—海南传统地域建筑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英文摘要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的界定 | 第12-13页 |
1.2.1 研究区域范围界定——海南岛地区 | 第12页 |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海南传统地域建筑 | 第12-13页 |
1.3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3页 |
1.6 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6.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6.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7 研究方法、创新性及研究框架 | 第19-21页 |
1.7.1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7.2 创新性 | 第19页 |
1.7.3 研究框架 | 第19-21页 |
第2章 海南传统地域建筑概述 | 第21-40页 |
2.1 海南传统地域建筑地理、气候及历史沿革 | 第21-23页 |
2.1.1 地理 | 第21页 |
2.1.2 气候 | 第21页 |
2.1.3 历史沿革 | 第21-23页 |
2.2 海南传统地域建筑的组成 | 第23-35页 |
2.2.1 海南传统居住建筑 | 第23-32页 |
2.2.2 海南传统宗教建筑 | 第32-33页 |
2.2.3 海南传统纪念性建筑 | 第33-35页 |
2.3 海南传统地域建筑的影响因素 | 第35-40页 |
2.3.1 自然环境因素 | 第36-37页 |
2.3.2 经济技术因素 | 第37-38页 |
2.3.3 人文精神因素 | 第38-40页 |
第3章 海南传统地域建筑的形式特征分析 | 第40-66页 |
3.1 整体布局 | 第40-43页 |
3.1.1 海南传统民居整体布局 | 第40-42页 |
3.1.2 海南近现代地域建筑整体布局 | 第42-43页 |
3.2 空间布局 | 第43-48页 |
3.2.1 海南传统民居空间布局 | 第43-46页 |
3.2.2 海南近现代地域建筑空间布局 | 第46-48页 |
3.3 建筑要素特征 | 第48-57页 |
3.3.1 屋顶 | 第48-51页 |
3.3.2 走廊 | 第51-52页 |
3.3.3 墙体 | 第52-54页 |
3.3.4 门窗 | 第54-56页 |
3.3.5 基础 | 第56-57页 |
3.4 建筑材料与构造 | 第57-62页 |
3.4.1 黎、苗族民居建筑材料与构造 | 第57-59页 |
3.4.2 汉、回族民居建筑材料与构造 | 第59-61页 |
3.4.3 南洋风格的骑楼建筑材料与构造 | 第61-62页 |
3.5 建筑细部装饰 | 第62-66页 |
3.5.1 雕刻 | 第62-64页 |
3.5.2 灰塑 | 第64页 |
3.5.3 彩绘 | 第64-65页 |
3.5.4 室外铺地 | 第65-66页 |
第4章 海南传统地域建筑的传承 | 第66-91页 |
4.1 海南传统地域建筑的传承原则 | 第66-74页 |
4.1.1 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 第66-69页 |
4.1.2 文化精神的同构性 | 第69-71页 |
4.1.3 经济技术的相宜性 | 第71-74页 |
4.2 传承海南传统地域建筑 | 第74-91页 |
4.2.1 整体布局的当代适应 | 第74-78页 |
4.2.2 空间布局的当代演变 | 第78-80页 |
4.2.3 建筑要素的当代转译 | 第80-84页 |
4.2.4 建筑材料与构造的当代更新 | 第84-87页 |
4.2.5 建筑细部的当代诠释 | 第87-91页 |
第5章 海南传统地域建筑特征传承实践 | 第91-97页 |
5.1 整体布局特征传承 | 第91-92页 |
5.2 空间布局特征传承 | 第92-93页 |
5.3 建筑要素特征传承 | 第93-95页 |
5.4 建筑材料特征传承 | 第95页 |
5.5 建筑细节与色彩特征传承 | 第95-97页 |
结束语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