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青少年叛逆行为疏导中的社会工作方法应用--基于青岛M学校社工站实务经验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第一章 绪论第6-14页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第6-7页
    1.2 研究意义第7-8页
        1.2.1 理论意义第7页
        1.2.2 实践意义第7-8页
    1.3 文献回顾第8-11页
        1.3.1 国内研究动态第8-10页
        1.3.2 国外研究动态第10-11页
    1.4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1-12页
        1.4.1 基本概念第11页
        1.4.2 理论基础第11-12页
    1.5 主要研究内容第12页
    1.6 研究方法第12-14页
第二章 青少年叛逆行为及常用疏导措施第14-19页
    2.1 青少年叛逆行为的主要表现第14-16页
        2.1.1 对学习不重视第14页
        2.1.2 行为越轨第14-15页
        2.1.3 道德失范第15页
        2.1.4 故意侵犯行为第15-16页
    2.2 青少年叛逆行为的负面影响第16-17页
        2.2.1 对青少年个体的危害第16页
        2.2.2 对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危害第16页
        2.2.3 对学校纪律的危害第16-17页
        2.2.4 对社会和谐的危害第17页
    2.3 常用疏导方法及效果第17-19页
        2.3.1 漠视放任第17-18页
        2.3.2 严厉管教第18页
        2.3.3 理解式疏导第18-19页
第三章 “M学校社工站”疏导青少年叛逆行为的服务活动第19-32页
    3.1 个案辅导活动第19-25页
    3.2 小组活动第25-28页
    3.3 家庭、学校沟通活动第28-32页
第四章 关于运用社会工作疏导青少年叛逆行为的思考第32-38页
    4.1 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第32页
    4.2 理性看待青少年的叛逆行为第32-33页
    4.3 社会工作者的中立角色第33-34页
    4.4 尊重伦理原则运用尤为重要第34-36页
    4.5 家、校、站需要密切配合第36-38页
结论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3页
致谢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2C电商官方微博与微信公众号传播机制比较研究
下一篇:传播学视域下的SNS用户信息分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