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秸轩还田与施肥配合对旱地小麦产量与土壤性质的影响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19页
    1.1 选题背景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8页
        1.2.1 秸秆还田的研究概况第12-17页
            1.2.1.1 桔杆还田的方式第13-14页
            1.2.1.2 秸秆还田的作用研究进展第14-16页
            1.2.1.3 秸秆还田的负面影响第16页
            1.2.1.4 秸秆还田研究的前景第16-17页
        1.2.2 扩蓄增容肥的研究进展第17-18页
            1.2.2.2 扩蓄增容肥的应用前景第17-18页
    1.3 研究意义第18页
    1.4 研究内容第18-19页
第二章 试验区概况与研究方法第19-22页
    2.1 试验区概况第19页
    2.2 试验设计第19-20页
        2.2.1 试验作物第19页
        2.2.2 试验方案第19-20页
    2.3 测定项目第20-22页
        2.3.1 小麦生长指标测定第20页
        2.3.2 土壤理化指标第20-21页
        2.3.3 土壤酶活性第21页
        2.3.4 土壤微生物区系第21-22页
第三章 秸秆还田、扩蓄增容肥对土壤水分和小麦产量的影响第22-33页
    3.1 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第22-27页
        3.1.1 小麦拔节期土壤水分变化第22-23页
        3.1.2 抽穗期土壤水分变化第23-25页
        3.1.3 小麦收获期土壤水分变化第25-27页
    3.2 秸秆还田、扩蓄增容肥对小麦产量构成因子和产量的影响第27-28页
    3.3.秸秆还田、扩需增容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第28-32页
        3.3.1 对土壤碱解N的影响第28-29页
        3.3.2 对土壤速效P的影响第29-31页
        3.3.3 对土壤速效K的影响第31-32页
    3.4 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秸秆还田、扩需增容肥对旱地土壤生物特性的影响第33-40页
    4.1 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第33-35页
        4.1.1 对土壤细菌数量的影响第33-34页
        4.1.2 对土壤放线菌数量的影响第34页
        4.1.3 对土壤真菌数量的影响第34-35页
    4.2 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35-38页
        4.2.1 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第35-36页
        4.2.2 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第36-38页
        4.2.3 对于土壤尿酶活性的影响第38页
    4.3 小结第38-40页
第五章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致谢第44-45页
作者简介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食用菌发酵生产生物板材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中天冬氨酸蛋白酶与绒毡层代谢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