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11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7-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三、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思路 | 第9页 |
四、概念的界定 | 第9-11页 |
一、人格尊严在我国宪法上的规范内涵 | 第11-18页 |
(一) 人格尊严与人的尊严、人性尊严辨析 | 第11-13页 |
(二) 人格尊严在我国宪法中的含义 | 第13-15页 |
(三) 人格尊严在我国宪法中的地位 | 第15-18页 |
二、犯罪嫌疑人人格尊严宪法保护的原因 | 第18-26页 |
(一) 宪法保护具有根本性 | 第18-19页 |
(二) 保护犯罪嫌疑人人格尊严的必然要求 | 第19-21页 |
(三) 保护犯罪嫌疑人人格尊严的现实需要 | 第21-26页 |
三、犯罪嫌疑人人格尊严宪法保护的国家义务 | 第26-31页 |
(一) 国家义务的内容:尊重与保障 | 第26-28页 |
(二) 国家义务的主体:立法、侦查、检察、审判机关 | 第28-31页 |
四、犯罪嫌疑人人格尊严宪法保护的实现 | 第31-40页 |
(一) 树立保护犯罪嫌疑人人格尊严的宪法意识 | 第31-32页 |
(二) 依宪立法加强对犯罪嫌疑人人格尊严的制度保护 | 第32-35页 |
(三) 依宪侦查和检察切实保护犯罪嫌疑人的人格尊严 | 第35-37页 |
(四) 依宪审判重视犯罪嫌疑人人格尊严的救济 | 第37页 |
(五) 尽快启动违宪审查程序制止对犯罪嫌疑人人格尊严的权力侵犯 | 第37-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