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经营学、森林计测学、森林经理学论文--森林间伐及抚育论文

秦岭南坡不同间伐强度下锐齿栎林和油松林水量平衡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1-16页
        1.2.1 林冠层对降雨的截留第12-13页
        1.2.2 穿透雨与树干茎流第13-14页
        1.2.3 枯落物层水分传输第14页
        1.2.4 土壤水分第14-15页
        1.2.5 森林植被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第15-16页
        1.2.6 森林植被变化对蒸散发的影响第16页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16-18页
第二章 研究区与试验地概况第18-20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8页
    2.2 试验地概况第18-20页
        2.2.1 火地塘林场概况第19页
        2.2.2 旬阳坝林场概况第19-20页
第三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0-28页
    3.1 研究内容第20-21页
        3.1.1 研究内容第20页
        3.1.2 技术路线第20-21页
    3.2 研究方法第21-28页
        3.2.1 实验布设第21-22页
        3.2.2 水量平衡方程第22-23页
        3.2.3 观测指标及方法第23-28页
第四章 不同间伐强度下林冠层水量平衡第28-46页
    4.1 试验地大气降雨特征第28-30页
    4.2 不同间伐强度穿透雨的变化规律第30-34页
        4.2.1 穿透雨与降雨量关系第30-32页
        4.2.2 穿透雨月变化特征第32-33页
        4.2.3 间伐强度对穿透雨的影响第33-34页
    4.3 不同间伐强度树干茎流的变化规律第34-40页
        4.3.1 树干茎流与降雨量关系第34-37页
        4.3.2 树干茎流月变化特征第37-38页
        4.3.3 间伐强度对树干茎流的影响第38-40页
    4.4 不同间伐强度林冠截留的变化规律第40-45页
        4.4.1 林冠截留与降雨量的关系第40-43页
        4.4.2 林冠截留的月变化特征第43-44页
        4.4.3 间伐强度对林冠截留的影响第44-45页
    4.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五章 不同间伐强度下土壤层水量平衡第46-62页
    5.1 不同间伐强度枯落层截留效应第46-50页
        5.1.1 间伐强度对枯落物储量的影响第46-47页
        5.1.2 枯落物截留量月变化特征第47-48页
        5.1.3 间伐强度对枯落物截留量的影响第48-50页
    5.2 不同间伐强度土壤贮水变化量的变化规律第50-53页
        5.2.1 间伐强度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第50-51页
        5.2.2 土壤含水率变化特征第51-52页
        5.2.3 间伐强度对土壤贮水变化量的影响第52-53页
    5.3 不同间伐强度土壤蒸发的变化规律第53-56页
        5.3.1 土壤蒸发月变化特征第53-54页
        5.3.2 间伐强度对土壤蒸发的影响第54-56页
    5.4 不同间伐强度林木蒸腾的变化规律第56-58页
        5.4.1 林木蒸腾量月的变化特征第56-57页
        5.4.2 间伐强度对林木蒸腾的影响第57-58页
    5.5 不同间伐强度壤中流的变化规律第58-61页
        5.5.1 壤中流月变化特征第58-59页
        5.5.2 间伐强度对壤中流的影响第59-61页
    5.6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六章 不同间伐强度下锐齿栎林和油松林总的水量平衡第62-65页
    6.1 锐齿栎林第62-63页
    6.2 油松林第63-64页
    6.3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七章 结论第65-67页
    7.1 结论第65-66页
    7.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问题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致谢第71-72页
作者简介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山煤田古交矿区煤层气富集规律及产能主控因素研究
下一篇:表面活性剂吸附对褐煤润湿性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