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19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12-14页 |
1.1.1 幼教师资的优化配置是学前教育公平理念的内在诉求 | 第12-13页 |
1.1.2 幼教师资的合理配置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 第13页 |
1.1.3 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发展的要求 | 第13-14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1.3.1 川黔民族地区 | 第15页 |
1.3.2 人力资源 | 第15-16页 |
1.3.3 幼儿教师资源配置 | 第16页 |
1.3.4 资源配置机制 | 第16页 |
1.4 研究设计 | 第16-19页 |
1.4.1 研究对象 | 第16-17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3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1.4.4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5 研究工具 | 第18-19页 |
2 川黔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资源配置的理论探讨 | 第19-39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9-35页 |
2.1.1 人力资源配置的相关研究 | 第19-21页 |
2.1.2 教育资源配置的相关研究 | 第21-26页 |
2.1.3 教师资源配置的相关研究 | 第26-31页 |
2.1.4 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相关研究 | 第31-34页 |
2.1.5 研究评析 | 第34-35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35-39页 |
2.2.1 教育公平理论 | 第35-37页 |
2.2.2 资源配置理论 | 第37页 |
2.2.3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第37-39页 |
3 川黔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资源配置的现状调查 | 第39-49页 |
3.1 川黔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资源配置结果调查 | 第39-44页 |
3.1.1 班级规模 | 第39页 |
3.1.2 师幼比 | 第39-40页 |
3.1.3 幼儿教师结构 | 第40-43页 |
3.1.4 月收入 | 第43页 |
3.1.5 幼儿教师培训 | 第43-44页 |
3.2 川黔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资源配置过程分析 | 第44-49页 |
3.2.1 配置过程的现状调查 | 第44页 |
3.2.2 配置过程在园所上的差异 | 第44-49页 |
4 川黔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9-56页 |
4.1 川黔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 第49-52页 |
4.1.1 幼儿教师数量不足 | 第49页 |
4.1.2 幼儿教师结构不合理 | 第49-51页 |
4.1.3 幼儿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 第51-52页 |
4.2 川黔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资源配置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52-56页 |
4.2.1 政府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越位与缺位并存 | 第52-53页 |
4.2.2 市场机制在教师配置过程中功能发挥不够 | 第53-54页 |
4.2.3 幼儿园在教师资源配置中的职能错位 | 第54页 |
4.2.4 教师在教师资源配置中的职能移位 | 第54-56页 |
5 川黔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资源配置机制建构 | 第56-68页 |
5.1 川黔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理念 | 第56-59页 |
5.1.1“人本管理”理念 | 第56-57页 |
5.1.2“能本管理”理念 | 第57-59页 |
5.1.3“优化结构”理念 | 第59页 |
5.2 川黔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目标 | 第59-62页 |
5.2.1 教师群体素质结构的优化 | 第59-60页 |
5.2.2 教师个体素质结构的优化 | 第60-62页 |
5.3 川黔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资源优化配置机制 | 第62-68页 |
5.3.1 完善幼儿教师资源配置机制 | 第62-63页 |
5.3.2 建立教师定期流动机制 | 第63-64页 |
5.3.3 建构幼儿教师资源共享机制 | 第64-65页 |
5.3.4 完善人才稳定机制 | 第65-66页 |
5.3.5 构建幼儿教师终身教育培训体系 | 第66-68页 |
6 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附录A | 第74-75页 |
附录B | 第75-78页 |
附录C | 第78-79页 |
附录D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页 |